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慈溪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志

网站首页    话说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简介    慈溪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志

张敏华

 


    三十多年以前,一场规模空前绝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暴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牵动了十亿百姓的心。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青年,以纯真与幼稚,把最可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集体大行动的浪潮。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过激昂和悲怆;有过迷惘和豪迈;有被驱遣的困惑和奋斗的豪情;还有与困境的抗争和坚韧的努力;甚至有很多的惆怅,叹息和泪水;……这一切,是那样的沉重,那样地交织在一起,浇铸在一起,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95名慈溪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是这个大浪潮中的一个小小浪花。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不会遗失,后人终会认真地研究思索这段历史。
    是以为志。 

慈溪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志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1969年5月7日在呼和浩特市宣布正式成立,原63军少将副军长何凤山任兵团司令员,倪子文将军任兵团政委;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全部接收了原华北农垦兵团以及内蒙古国营农牧场、劳改农场,调集了现役军人干部3266人和复员转业军人5354人来到兵团,开始大规模接收知识青年;至1972年,全兵团进入鼎盛时期,共建制有6师45团场,共有181522人,其中现役军人6139人,兵团战士(知青)94838人,复员军人等24801人。1972年以后停止接收知识青年。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1969年至1971年底共接收全国各地知青十万余人,其中,一师19540人,一团3553人。在1969年6月,接收浙江知青2762人,全部编入到一师各个团。
    1969年6月6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发出入伍通知书,11日上午在父母或老师的陪送下,到慈溪县浒山镇报到的知青共95人,13日慈溪县革命委员会在浒山人民大会堂召开欢送会,胡丽萍、干小棠代表全体赴内蒙知青发言,表达了屯垦戌边的决心;14日上午11时,在现役军人干部李井山(天津市蓟县人,原蓟县人武部县中队副队长,任兵团一团四连副指导员)和王 * *(任兵团一团三连连长)的带领下,第一次离开家门的慈溪籍知青共94人(姓名见浙江省慈溪县赴内蒙知识青年第一连战友名单,师挢有1人报到后自行脱离未统计在内)编为浙江省慈溪县赴内蒙知识青年第一连,从浒山镇乘汽车出发东去宁波市,当日下午17时从宁波市铁路南站发专列西行,途中陆续有浙江各地知青加入,15日凌晨1时许至杭州城站,省市领导登上专列看望浙江赴内蒙古建设兵团的知青;6月19日凌晨3时专列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巴颜高勒市(磴口市),又乘汽车进入乌兰布和沙漠中的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编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四连,由军队干部苑文超、丁涛仁任连长和指导员,由复员战士刘文科、赵卫东、司宝来等任正排长。慈溪籍兵团战士共94人,男63女31人;其时,大部分年龄在17岁左右,最大22岁(沈沛锵,高三毕业),最小14岁(沈鹤庭和纪卫平),文化程度以1966届至1968届的老三届初中生为主,少数是高中生,个别为小学生及文盲。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半流动沙漠,天空是碧兰碧兰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土公路,沿着一条干枯的水渠,通向远处光秃秃的狼山下;公路两边,是一排排大小不一的沙丘,之间是贫瘠的盐碱地;风起沙飞,铺天盖地,蚊子,“小咬”成雾,数十里不见人烟;这就是乌兰布和,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在一个“海子”的西面,一小片树林中,散落着几栋简陋的土平房,这就是四连连部;我们被4月份来这里的北京籍兵团战士接进屋里,房子内空空的,只有破土坑和二、三层土坯垒的床,十二、三人住一间,立即挤满了房子,除了床位,放不下其它物品。但不是我们的长驻之地,新的处女地等待着兵团战士去开发。
    慈溪籍兵团战士同先到的北京籍兵团战士、以及后来陆续加入的天津、上海、山东籍等兵团战士一起,组成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同甘共苦,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开始了常规军事训练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轰轰烈烈的超强体力劳动,也结下了人世间最真诚的情谊。
    “天天读”、“评四好”、“大批判”是兵团战士接受“再教育”必修课;“紧急集合”、“野营拉练”、“敌情通报”使兵团战士每天置身于高度紧张的军事节奏中。脱坯烧窑盖房,开渠垦荒种树种麦,是兵团战士每天的工作。
    日复一日的军事训练和垦荒劳动之外,兵团的生活是单调而枯燥的。身边除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最也没有可以看的书籍了,全连只有一份《解放军报》和《兵团战友》报,没有广播,没有收音机;小说、教课书、手抄本是绝对禁止的看的,朴克牌、中国象棋是不允许玩的;连部买了一台电影放映机,一部“革命样板戏”电影反复看了许多年;唯一的例外是为了看团部放映的电影《卖花姑娘》,全连几百人,在零下二、三十度寒夜,来回步行五、六十里路,忙乱了一个整夜;而团部放映队为了让全团各连都能看上电影,也不顾片子放映顺序,颠三倒四地放了一个整夜的露天电影。兵团战士每天的伙食也是非常单调的,一年之中,只有“元旦”、“建军节”、“国庆”、“春节”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平时80%是玉米面和白薯面,余下的90#面粉,是留给军医、卫生员特需做“病号饭”的;蔬菜一年到头是“老三样”:土豆、白菜、箩卜;1970年春节,全连断了粮,只好是水煮箩卜过了第一个大年。
    “蓝天作帐地作床,风沙拌饭可口香,狂风为我送歌声,广阔天地作战场”。这是兵团战士写的诗,也是兵团生活的真实写照。慈溪籍兵团战士先后参加了一团(后称为乌兰布和农场)的大闸、大闸一队、七间房、窑洞等无人地区的开发建设。初到无人地区,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住的是匆匆忙忙用干枯树枝和泥浆涂抹搭起来,高不足一米的三角窝棚,吃的是玉米面白薯面窝头和土豆,喝的是盐碱泥浆水;“小咬”、蚊子和牛虻围绕着人满天飞舞,声音似雷声。在夏日高温烈日下和冬季严寒厉风中,在空旷的沙地里,从睡大地,挑大渠,脱土坯开始,忍受了极度劳累和营养不足,在“守卫祖国北大门”高涨士气鼓舞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战天斗地,靠自己的双手,盖起了一排排平房,挖出了一条条水渠,移走了一座座沙丘,植下了一片片树林,建成了一块块农田,垣古荒原上从此有了人烟。
    1970年初,大闸地区开发建点后,一团四连后坼分为四连(原四连连部、七间房、窑洞)和八连(大闸、大闸一队),少数调动到三连、机运连、团部、乌达煤矿连、海渤湾玻璃厂等,慈溪籍兵团战士开始分散到各个连队。
    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艰难困苦岁月的磨练,慈溪籍兵团战士皮肤晒黑了,个子长高了;尽管寒风冻裂了手脚,但是铸就了兵团战士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在1970年至1973年期间,大部分慈溪籍兵团战士参加了由一师组织的乌兰布和引水灌溉总渠会战;参加了后河套西排水总干渠会战、桌子山煤矿开发会战等工程。在会战中,兵团战士同时用三、四根扁担,肩负千斤冻土方,走上十几米高的河岸,是很普通的事。在西排水总干渠会战中,由于严重缺水,饮用水需要从百里外用汽车送来,常常十几天才洗一次饭碗,没有水洗脸洗脚,汗水湿透了衣服,干了又湿,兵团战士自嘲为"一三五不洗,二四六干擦"。
    慈溪籍兵团战士在兵团期间,担任副连级以上干部的有裘岳江、吴桂英、韩德逸、陈国万、陈焕荣、谢桂沁等多人,有二十多人先后担任了排长、班长、上司职务,有数十人入党入团;1973年以后进入大学学习的有裘岳江、张敏华、沈百龙、沈民洁、周开林、潘立华、胡学辉、陈燕怡、张淼锦等9人,上中等专科学校学习的有张锡贤、黄正天、沈鹤庭、杜如鑫、柳长根等5人,招工2人(孟美菊、孙云锦)。
    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连年亏损,回天乏术。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75]95号文件批准撤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和师二级建制,现役军人全部撤离,农牧业团改为国营农牧场,由内蒙古地方管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终于走完了它的生命之旅;1975年11月1日,一师一团改称为乌兰布和农场,团部驻地命名为朝阳镇,原连队编制不变,隶属于巴彦淖尔盟农牧业管理局领导。
    1976年11月,巴彦淖尔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引黄(河)排灌水利工程大会战,包括慈溪籍兵团战士在内的数万兵团战士像以前一样,热情投入了这项造福后人的水利工程,在泼水成冰的寒冬,住在工地,吃在工地;白天红旗招展,晚上点起火把,挑灯夜战。兵团战士情绪高涨,但困累不堪,有的兵团战士抬着筐,就倒在地上睡着了;1977年2月,历时三个多月的水利工程全线竣工,兵团战士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再后一战,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建设,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慈溪籍兵团战士以赤诚之心,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汗水都献给了乌兰布和这片千古荒漠,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76年6月,三连战士陈叶江不幸因拖拉机车祸遇难,长眠于遥远的乌兰布和,走时年仅24岁。慈溪籍兵团战士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任务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7年6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解散后正式实行改制,开始进入在后兵团时代。大部分兵团战士定为农工二级,同时也改变了知青的身份,因此,原兵团战士整体人心浮动,渴望回乡,不能安心工作。由于政策的松动和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事件的影响,1978年至1979年初,绝大部分原兵团战士在知青返城大潮中,因病退、困退、转插队和招工等多种原因,先后离开了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几万人星落云散,各寻归宿。
    慈溪籍兵团战士离开兵团后去向:北京6人,上海9人,西安1人,河北2人,湖北1人,江苏1人,其余在1978年-1986年间陆续返回原籍浙江,谢桂沁、杜永水等5人滞留内蒙古。因公因病死亡4人。
    大部分慈溪籍兵团战士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经历了近十年艰苦磨练,带着一身伤痛,返回原籍慈溪时已年近三十。岁月如水,青春已逝,学业荒废,一无所有;又面临重新就业、结婚成家、父母养老等巨大压力。慈溪市政府十分体谅支边知青的困境,尽快尽好地安排了原兵团战士力所能及的工作,大部分进入工商、粮食等国营企业单位,度过了几年稳定而清贫的生活。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向市场经济发展,企业重组,因年龄偏大、技能单薄等种种原因,大部分原兵团战士下岗、内退、失业(2001年10月底共计78人),但仍然自强不息地走上了生活坎珂的后半生。
    兵团战士苦菜花!

浙江省慈溪县赴内蒙知识青年第一连战友名单

浒山:(21人,男8女13)
陈焕荣 徐增庆 黄雅林 黄龙春 唐毅 李清华 沈鹤庭 纪卫平
陆引智 陈亚宁 陈燕怡 陈淑华 胡学辉 胡丽萍 胡英美 沈利群
孙云锦 赵海燕 曹菊贞 金曼君 董美凤
泗门:(24人,男18女6)
谢惠潮 谢士兴 谢桂沁 谢志明 谢炳林 张志异 潘立华 潘成洁
徐天仁 徐和绅 沈德忠 沈荣来 杜如鑫 杜永水 周开林 毛幼元
干小棠 戚宏灿
谢水英 谢存益 谢丽君 李惠珍 周克蓉 吴桂英
周巷:(8人,男6女2)
柳长根 倪杏新 张淼锦 熊元其 沈新尧 陈叶江 
李珍娣 朱淑文
天元:(4人,男4)
裘岳江 韩德逸 王余人 陆国先
师挢:(23人,男15女8)
沈沛锵 沈百龙 沈民洁 沈克勇 沈立天 沈鹤孟 沈应其 沈新强
张锡贤 黄正天 应锦兆 林中其 陈国万 陈志三 胡柏华
沈珠华 沈稚芬 沈惠丽 沈夏儿 孟美菊 罗优华 徐婉君 方凤花
观城:(4人,男4)
张敏华 周志刚 罗邦士 李海强
逍林:(3人,男2女1)
施金荣 岑国银 余幼芬
鸣鹤:(1人,男1)
娄仁济
掌起:(1人,男1)
厉绍礼
范市:(5人,男4女1)
邵志林 田海祥 乐家法 陈仁中 范佩霞


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四连战士 张敏华
2001年 8月20日初稿
2001年11月20日再稿

2001年8月20日 16:4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