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我的内蒙兵团》读后兼忆团长赵树农

网站首页    话说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简介    《我的内蒙兵团》读后兼忆团长赵树农

兵团老头

 

 

2_091007111840_1

 

      最近我的老伴把书架清理了一下,有些书拿到了地下室,摆上了刚刚得到的几本新书,我们不是喜新厌旧,新书的作者们也不是名家大腕反而清一色是我的兵团战友。
     今年是内蒙古兵团战友的聚会年、出版年,他们四十年的积淀喷薄而出,有如道道彩虹无比的鲜艳。读他们写的书事前并不必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或者渴求得到什么启示,但是作者们叙述的的往事就发生在我们共同的过去,什么样的友情能比拥有共同的过去更珍贵的哪!
     我要把这些书一字一句的读一遍,以此不辜负战友不辜负我们共同的昨天!
     我刚刚读完了《我的内蒙兵团》
     这是一本战友文章的选编,作者各师的都有,主编赵秋波是兵团二代。
     1969年赵秋波到23团看望自己的老父亲时刚刚六岁。他这样回忆自己儿时对于23团的印象:“团部一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光脚踩在上面,舒服极了,我去了就想在上面翻跟头。另一边就是光秃秃的土地,没有树,只有一簇簇野草,那泛着白皮的土地,踩在上面会“噗噗”的塌下去,大人们叫它盐碱地---”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很艰苦,这几年和各地的战友接触多了,都说自己艰苦,其实程度很不一样,23团确实是最差的。十几个连队一条线驻扎在库不其沙漠北端,只有七连有点河滩地能种点庄稼,多数连队都是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23团不像21、22有劳改农场的底子可以接管,完全是白手起家,各连队的战友放下行李就开始脱坯建造自己的房子。吃不饱是第一大敌!配合吃不饱一起进攻我们的就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些话题要说起来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陈珍惠是这样记述她们女子班背羊粪的:“---这里是早年牧民倒场废弃的几个羊圈,扒开黄沙,下面积了厚厚的干羊粪,把羊粪装到每个人的麻袋里,让后用背包带像打行李背包那样背在后背上,每个人负重100多斤---脚下是一陷很深的黄沙,每爬一道沙梁都累得筋疲力尽---背上的麻袋越来越沉,肚子里也越来越饿,正在这时一个战士突然从口袋里摸到了一把红薯片(兵团初建时主食是糜子米,后来就是红薯面,这时红薯干都当主食了)这是她早上起来没有来得及吃完就装在了口袋里,这时想起来了,拿出来分给大家,嚼起来比肉还香。北国的寒冬天气干冷,军用水壶里的水都结了冰,但每个人的头上却冒着热气---终于回到了连队,卸下麻袋人们都不会走路了,身体只想往前扑。”
     文字里面描述的情景我们都历历在目。同样是拉羊粪李凤林是这样记述的:“师部从外地运来几车皮羊粪卸在了临河火车站,需要我们去把它们拉回来。那时是冬天,临河离我们连队六十里,来回一百多里路,中间还要经过冰冻不久的黄河。这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了,每班一辆用大胶皮轱辘改装的车,一人驾辕,其余人拉边套,---装满羊粪,走起路来就觉得吃力多了,途中要经过好几个高岗,每当上坡时老远就要跑起来,以借着惯性往上冲,快爬到坡顶时,车就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到坡顶两腿都软了。更不好走的是几里地的黄河冰道,脚下经常打滑,感觉像是有劲使不上,不仅身体累,连心都累---过了黄河天已经黑了百十里地路程已使战士们筋疲力尽,双腿就像灌了铅,沉重的不听使唤,只是机械的往前迈,大约又过了两个小时,终于走进了连队营房。”
   这样的描述很多,几乎每个作者都提到了。但是,尽管生活那么艰苦通篇读完并没有感觉到悲观,而是充满了乐观和奋发向上的斗志。
     我们都是苦过来的,吃苦并不是我们的刻意追求和原本的愿望,但是这些磨练确实给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增添了力量。最近也有不少回忆文章,在描述兵团生活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恐怖和压抑。我们不能说人家说的不是事实,大环境虽然一样,小环境才是真正给人留下印象的地方。文化大革命也不都是动手打人的,打人的永远不能摆脱凶手和暴徒的骂名,也不是一个不懂事就能开脱的了的。23团的一个友邻,那里打人整人的故事放在任何一个恐怖故事里都不平淡,这些虽然是现实存在,但是任何血腥也不能抹杀兵团战友在艰苦环境中的友情和温暖,正是这些友情和温暖牢牢地把大家连在一起。内蒙兵团成立四十年了,解散都三十多年了,大家天南地北的生活了一辈子,仍然不顾一切地聚会见面,这在全国恐怕都少有,连接大家的绝不是仇恨和偏见!恰恰是善良坚强和心灵的阳光灿烂。
     陈东纪从西排干干了半年凯旋回到了连队。他这样记述回到了连队的情况:“—我们受到了一次超乎寻常的欢迎,我们的大卡车还没有停稳,全连指战员便一拥而上,把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车下的人纷纷伸出热情的手与车上的人逐个握手,人如潮涌,握手也乱了套,右手握左手,左手握右手,或两只手同时伸出来握别人、被人握,与我们已经握住手的不愿意松开,后面的人伸手一个劲儿往前挤。车周围全是战友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想下车,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是战友们一个一个架下车,又抬起来走的,那情形真让人热血沸腾。我们被拥到宿舍,战友们依然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我们话长短。一会儿,女排的战友们给打来一盆盆温水,让我们擦洗,又一会儿副指导员赵友琴带领一干人马从食堂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的肉丝面,连长、指导员一直看着,劝着我们一个一个吃下去----当时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革命大家庭,也体验到了男女战友之间充溢着革命内涵的情真意切。因为接下来的一幕更证实了这一点,第二天,由女排长、女班长带队,所有的女战友来到了男排宿舍,不由分说把我们的被褥强行抱走去拆洗----”
     此情此景并不遥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横流人情越来越淡,我们经过三四十年的比对倒是更加明确:兵团战友之情丢不得!我们对炙热的战友情怀充满感激,它将在我们生命里永驻!
 但凡比较阳光的地方,大家都很平等,没有歧视,领导的带头作用也好,总之就是大家说的同甘苦共患难。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提我们23团的团长—赵树农,这本书的主编赵秋波就是赵团长的儿子。
     在写他父亲时秋波这样说:“1975年底,兵团解散了,父亲一个人在那儿度过了七年,他带着一个跟随他半辈子的背包和严重的哮喘回到了家。零星记得在他酒喝得微醉的时候给我讲过他打鬼子、打老蒋的故事,也讲过在朝鲜那么多人战死了,讲他的班、他的连、讲他剿匪的惊险,讲内蒙兵团。我渐渐长大,父亲讲的越来越少了。1984年10月,父亲突然病故,我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父亲身后巨大的背景几乎一无所知,然而父亲走了,带走了所有的故事。”
     赵团长是山东人,38军战士,十几岁参加了八路军,真正的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渡过江,抗美援朝负过伤,说话大嗓门,热情爽朗,有股豪气。赵团长为官清廉,不搞特殊化,在团机关与干部战士一起排队在大食堂吃饭,下连队,拿两个馒头,端一碗菜汤,蹲在地上就吃。无论割麦子还是挖大渠,都有团长干活的身影,而且他也喜欢和战友们在一起。建团定点初期,常常是晚上用皮大衣一裹,躺在沙岗上过夜。赵团长在23团威信很高,现在老23团的兵团战友们提起他来无不钦佩无不赞扬。前年我碰到鄂尔多斯一位干部,他参加过兵团转地方的交接,他说23团交接的时候连人带物都非常细的造了册,物和帐没有一件对不上,有的团连一件完整的东西都没有留给地方。赵团长真的就是背着自己的背包和加重了的哮喘病回去的。曾任‘解放军报’社长的刘绳写道:“就我的感觉而言,在“左”风盛行的年代里,23团的政治气候不过激,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许多所谓‘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在团里依然大有用武之地----,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理所应当,可是在当时,赵团长和他的同事们还是顶住了一些非议,表现出过人的胆量和勇气。”
     我和赵团长不是很熟,因为我1971年就离开了23团,1975年我希望老伴也从23团调到临河,但是政治处以工作离不开为由不放。正好在一个会议上我碰到了赵团长,就把我的想法给他说了,赵团长想了想:“是啊,你们也好多年了,个人问题该考虑了,小唐在团里也贡献不小,组织也该关心关心了!”正说话,师里干部科王科长走过来,赵团长立刻叫住他:“老王,小唐的事你下个令儿,我回去给她办,他们不小了,该办了!”这样我老伴才调到了临河,这虽然是我的私事,但团长对我有恩,我们永远不能忘!
     我只是粗粗读来,还要细细去读,这样的书是读生活读情感,绝对的开卷有益。
     最近我的老伴把书架清理了一下,有些书拿到了地下室,摆上了刚刚得到的几本新书,我们不是喜新厌旧,新书的作者们也不是名家大腕反而清一色是我的兵团战友。
     今年是内蒙古兵团战友的聚会年、出版年,他们四十年的积淀喷薄而出,有如道道彩虹无比的鲜艳。读他们写的书事前并不必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或者渴求得到什么启示,但是作者们叙述的的往事就发生在我们共同的过去,什么样的友情能比拥有共同的过去更珍贵的哪!
     我要把这些书一字一句的读一遍,以此不辜负战友不辜负我们共同的昨天!
     我刚刚读完了《我的内蒙兵团》
     这是一本战友文章的选编,作者各师的都有,主编赵秋波是兵团二代。
     1969年赵秋波到23团看望自己的老父亲时刚刚六岁。他这样回忆自己儿时对于23团的印象:“团部一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光脚踩在上面,舒服极了,我去了就想在上面翻跟头。另一边就是光秃秃的土地,没有树,只有一簇簇野草,那泛着白皮的土地,踩在上面会“噗噗”的塌下去,大人们叫它盐碱地---”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很艰苦,这几年和各地的战友接触多了,都说自己艰苦,其实程度很不一样,23团确实是最差的。十几个连队一条线驻扎在库不其沙漠北端,只有七连有点河滩地能种点庄稼,多数连队都是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23团不像21、22有劳改农场的底子可以接管,完全是白手起家,各连队的战友放下行李就开始脱坯建造自己的房子。吃不饱是第一大敌!配合吃不饱一起进攻我们的就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些话题要说起来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陈珍惠是这样记述她们女子班背羊粪的:“---这里是早年牧民倒场废弃的几个羊圈,扒开黄沙,下面积了厚厚的干羊粪,把羊粪装到每个人的麻袋里,让后用背包带像打行李背包那样背在后背上,每个人负重100多斤---脚下是一陷很深的黄沙,每爬一道沙梁都累得筋疲力尽---背上的麻袋越来越沉,肚子里也越来越饿,正在这时一个战士突然从口袋里摸到了一把红薯片(兵团初建时主食是糜子米,后来就是红薯面,这时红薯干都当主食了)这是她早上起来没有来得及吃完就装在了口袋里,这时想起来了,拿出来分给大家,嚼起来比肉还香。北国的寒冬天气干冷,军用水壶里的水都结了冰,但每个人的头上却冒着热气---终于回到了连队,卸下麻袋人们都不会走路了,身体只想往前扑。”
     文字里面描述的情景我们都历历在目。同样是拉羊粪李凤林是这样记述的:“师部从外地运来几车皮羊粪卸在了临河火车站,需要我们去把它们拉回来。那时是冬天,临河离我们连队六十里,来回一百多里路,中间还要经过冰冻不久的黄河。这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了,每班一辆用大胶皮轱辘改装的车,一人驾辕,其余人拉边套,---装满羊粪,走起路来就觉得吃力多了,途中要经过好几个高岗,每当上坡时老远就要跑起来,以借着惯性往上冲,快爬到坡顶时,车就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到坡顶两腿都软了。更不好走的是几里地的黄河冰道,脚下经常打滑,感觉像是有劲使不上,不仅身体累,连心都累---过了黄河天已经黑了百十里地路程已使战士们筋疲力尽,双腿就像灌了铅,沉重的不听使唤,只是机械的往前迈,大约又过了两个小时,终于走进了连队营房。”
     这样的描述很多,几乎每个作者都提到了。但是,尽管生活那么艰苦通篇读完并没有感觉到悲观,而是充满了乐观和奋发向上的斗志。
     我们都是苦过来的,吃苦并不是我们的刻意追求和原本的愿望,但是这些磨练确实给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增添了力量。最近也有不少回忆文章,在描述兵团生活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恐怖和压抑。我们不能说人家说的不是事实,大环境虽然一样,小环境才是真正给人留下印象的地方。文化大革命也不都是动手打人的,打人的永远不能摆脱凶手和暴徒的骂名,也不是一个不懂事就能开脱的了的。23团的一个友邻,那里打人整人的故事放在任何一个恐怖故事里都不平淡,这些虽然是现实存在,但是任何血腥也不能抹杀兵团战友在艰苦环境中的友情和温暖,正是这些友情和温暖牢牢地把大家连在一起。内蒙兵团成立四十年了,解散都三十多年了,大家天南地北的生活了一辈子,仍然不顾一切地聚会见面,这在全国恐怕都少有,连接大家的绝不是仇恨和偏见!恰恰是善良坚强和心灵的阳光灿烂。
     陈东纪从西排干干了半年凯旋回到了连队。他这样记述回到了连队的情况:“—我们受到了一次超乎寻常的欢迎,我们的大卡车还没有停稳,全连指战员便一拥而上,把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车下的人纷纷伸出热情的手与车上的人逐个握手,人如潮涌,握手也乱了套,右手握左手,左手握右手,或两只手同时伸出来握别人、被人握,与我们已经握住手的不愿意松开,后面的人伸手一个劲儿往前挤。车周围全是战友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想下车,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是战友们一个一个架下车,又抬起来走的,那情形真让人热血沸腾。我们被拥到宿舍,战友们依然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我们话长短。一会儿,女排的战友们给打来一盆盆温水,让我们擦洗,又一会儿副指导员赵友琴带领一干人马从食堂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香气扑鼻的肉丝面,连长、指导员一直看着,劝着我们一个一个吃下去----当时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革命大家庭,也体验到了男女战友之间充溢着革命内涵的情真意切。因为接下来的一幕更证实了这一点,第二天,由女排长、女班长带队,所有的女战友来到了男排宿舍,不由分说把我们的被褥强行抱走去拆洗----”
     此情此景并不遥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横流人情越来越淡,我们经过三四十年的比对倒是更加明确:兵团战友之情丢不得!我们对炙热的战友情怀充满感激,它将在我们生命里永驻!
 但凡比较阳光的地方,大家都很平等,没有歧视,领导的带头作用也好,总之就是大家说的同甘苦共患难。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提我们23团的团长—赵树农,这本书的主编赵秋波就是赵团长的儿子。
     在写他父亲时秋波这样说:“1975年底,兵团解散了,父亲一个人在那儿度过了七年,他带着一个跟随他半辈子的背包和严重的哮喘回到了家。零星记得在他酒喝得微醉的时候给我讲过他打鬼子、打老蒋的故事,也讲过在朝鲜那么多人战死了,讲他的班、他的连、讲他剿匪的惊险,讲内蒙兵团。我渐渐长大,父亲讲的越来越少了。1984年10月,父亲突然病故,我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父亲身后巨大的背景几乎一无所知,然而父亲走了,带走了所有的故事。”
     赵团长是山东人,38军战士,十几岁参加了八路军,真正的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渡过江,抗美援朝负过伤,说话大嗓门,热情爽朗,有股豪气。赵团长为官清廉,不搞特殊化,在团机关与干部战士一起排队在大食堂吃饭,下连队,拿两个馒头,端一碗菜汤,蹲在地上就吃。无论割麦子还是挖大渠,都有团长干活的身影,而且他也喜欢和战友们在一起。建团定点初期,常常是晚上用皮大衣一裹,躺在沙岗上过夜。赵团长在23团威信很高,现在老23团的兵团战友们提起他来无不钦佩无不赞扬。前年我碰到鄂尔多斯一位干部,他参加过兵团转地方的交接,他说23团交接的时候连人带物都非常细的造了册,物和帐没有一件对不上,有的团连一件完整的东西都没有留给地方。赵团长真的就是背着自己的背包和加重了的哮喘病回去的。曾任‘解放军报’社长的刘绳写道:“就我的感觉而言,在“左”风盛行的年代里,23团的政治气候不过激,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许多所谓‘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在团里依然大有用武之地----,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理所应当,可是在当时,赵团长和他的同事们还是顶住了一些非议,表现出过人的胆量和勇气。”
     我和赵团长不是很熟,因为我1971年就离开了23团,1975年我希望老伴也从23团调到临河,但是政治处以工作离不开为由不放。正好在一个会议上我碰到了赵团长,就把我的想法给他说了,赵团长想了想:“是啊,你们也好多年了,个人问题该考虑了,小唐在团里也贡献不小,组织也该关心关心了!”正说话,师里干部科王科长走过来,赵团长立刻叫住他:“老王,小唐的事你下个令儿,我回去给她办,他们不小了,该办了!”这样我老伴才调到了临河,这虽然是我的私事,但团长对我有恩,我们永远不能忘!
     我只是粗粗读来,还要细细去读,这样的书是读生活读情感,绝对的开卷有益。
     谢谢赵秋波,大家都会感谢你!谢谢赵秋波,大家都会感谢你!

 

2009年9月5日 12:2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