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早春短笺

网站首页    战友原创    小说、散文、游记    早春短笺

平湖秋月

 

 

春天的气息

 

     在杭州,不管春节是在一月还是二月,只要大年一过,不等立春,大概从初三开始,风就不一样了,柔和起来。湿润的春意像暗流般四处氤氲。

     早春不易被看见被发现,却可以被感觉到。落叶树依然是褐色的,干净又线条清晰;湖边的芒草依然灰黄,枯寂又安静。

     杭州人是充满诗意的,大片的残荷从去年秋天一直保留到现在才开始清理,可还是有老人家出来说,不要破坏这残荷的美。清理的工人对他讲:春天来啦,要长新荷花啦,等你来看。一个“等”字几多诗意。

     报纸上及时报道:灵峰的梅花已经开出几朵了,再等几天就可以去灵峰赏梅了,又是“等”。

     云顶是个山坳,寒风凌厉。前两天去交钱,看见小区里黄色的梅花在风中绽放,虽然不多,但引人驻足。含苞的花骨朵多而饱满,暗香飘洒。

     早春依然是寒冷的,还会有“倒春寒”。但春天的脚步就如鼓点般依自己的节奏不徐不疾款款而来。对于冬天和温煦的春天,早春都是距离最近的时节。

 

看越剧

 

     去看小百花的越剧《陆游与唐婉》。并不是戏迷,也不是谁谁的粉,怀着单纯的心去看戏。

     唱的演的都很好,剧目也很有诗意,服装和舞台布景都素雅清丽,真是难得的艺术品味!

     只是我有点分心,因为一直在想,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在剧院看过一场真正的越剧?为什么?慢慢回溯细细盘想,真的没有。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五女拜寿》……凡整场的剧目都是看电影电视或是碟片。在剧院看晚会看折子戏看话剧是有的,什么话剧呢?《雷锋》和《江姐》,这都是在11岁之前。看完话剧回家,把蚊帐当幕布,有观众好,没观众也好,一个人在床上演得起劲,可怜我的棕绷床!文革了,什么都没有了。下乡了,更没有了。再回到城市,来不及有。以后就不提了。还有,也没有在剧场看过一场真正的芭蕾!

     多么荒芜的生命!本该在生命早春时节上演的剧目拖到了晚秋。

 

旧书


     手边都是旧书,不是刻意要的,而是80年代读书时留下的。书页都泛了黄斑斑点点的,在潮湿的江南真是难为它们了。书价大都是2块几5元多,散发着“前朝”气息。

     浮躁无处不在,比如读书吧,常是“翻阅”,翻到哪儿算哪儿,翻到哪儿就在哪儿开读,不一会儿又翻到别处。

     这些书是曾经读过的吗?似是而非。就算是那些红红蓝蓝的杠杠又怎样呢?那时候读书,常常是为了考试,再就是对着参考书单增加阅读量。增加了就长高了?有点好笑。增加其实是一种安慰,对贫瘠的安慰;读而不懂过而不解的增加,更是一种欺骗,对自己的欺骗。增加着,安慰着,欺骗着,洋洋自得。

 

定位


     因为天冷,也因为要去医院,我把原先晨练的时间推乱了,有时下午有时傍晚有时晚上,总是在湖边。

     冬天的湖边,依然有不少年轻的身影。因为是湖边,所以都不是急匆匆赶路的那种。不管迎面相遇还是模糊背影,那热情洋溢的青春气息都溢不住地四散着。

     超过一对年轻人的时候,听他们在讲“定位……不一样的位置不一样的世界……”同学吗?同事?兄妹或是恋人?女孩很安静,男孩很激昂。好熟悉的场景哦,是青春还是话语?

     不禁想当年也常被教导:要站对队伍,站稳立场。定位,既有学业职业上的要求,也有价值观世界观的考量。且不问:什么是立场?

     活到现在,当然知道只要定位被定位以后,所看见的生活和世界是不一样的,很可能人生从此改道。但我依然想,不管在哪个年龄段,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还是不要轻易定位吧。

     学业与职业都是可以尝试的,只是不要因为尝试得太长太久而流于迷失。

     其他的位置,如东方和西方;民族化地域性、国家与主义;什么贵族与平民、草根与精英;还有黑与白、是与非……

     面对如村庄般的星球和浩瀚无垠的宇宙,用超脱超然的胸襟气度视野和目光才便于看清这世界的千般纹理万般风情。才能解脱那看不见的绳索,那气壮河山的锁链!

 

明智


     都道明智好,谁不愿时时处处都明智,哪怕是被明智呢?

     何为明智?明智实为怀疑。

     怀疑,是要提问、询问、责问、问责的,要蹚晦暗不明的河,要走湿滑险峻的小小独木桥的。

     还道明智好吗?

 

信仰


     少有人说信仰不好,多的是可以为它舍生取义。

     然信仰常常是容不得发问、容不得你分心走神的,信仰常是威严而专横的。

     因为信仰,面对专横是需要屈膝下跪的,有人心甘,有人心不甘。

 

有些,有些……


     一转眼,新年已过一月,日子和心情都纷纷乱乱,翻翻《雪国》,看到“一切都是徒劳”的句子,心情黯然。茫然四顾,看到书架上的《追忆似水年华》不禁抽下来拿在手里。

     有些书,因为是属于自己的,所以永远不读;

     有些地方,因为近因为想去就可以去,结果直到无法去的那天才惊觉或已不能觉;

     有些人,其实常常想起,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或不成理由的理由而不去问候,直到他们远行,才痛悔于心;

     有些事,总觉得会去做,可以去做,可就是不动手。慢慢发觉遗忘横在中间,你已无能为力。

     似水的年华如同这本书般沉甸甸地捧在手里。

2012年2月5日 08:3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