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战友王伟香

网站首页    战友原创    报告文学、人物专访    战友王伟香

陈爱华

 

 

2_100215195951_1

 

    说起王伟香,三师种子站的人可能无人不晓,原因只有一个能干。70年我们一起从青岛赴内蒙兵团,从此成为战友。我是老三届,处于被迫无奈,那时的城里不分配工作,对前途非常渺茫,走这条路可谓是下下策。而对小小年纪正值花季的王伟香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刚满16岁还在读初中。没有毕业却毅然选择兵团,是看破红尘还是另有原因,对谁也没有说半个字。对于刚去兵团的那种苦和累,从没有从她的脸上表现出后悔二字。看着她那倔犟的秉性,哪像一个16岁的小姑娘,她是那样的成熟与自信,令战友刮目相看。

    初到兵团的王伟香,头上扎两条小短辫,走起路来轻捷如风,细高挑的身材出落得亭亭玉立,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和朝气,话不多为人实在真诚随和。干起活来干净利落,永无疲惫,非常干练。71年我调到和她一个班,同睡一个炕,两人被褥紧挨着,因此有了更多地了解。

    小小年纪不知啥时练就了一身干活的本领,手脚麻利 ,什么活都不在话下,刚到兵团我们大都不会挑水,鼓起勇气去担水也不敢把桶盛满,挑上半桶水使劲扶着扁担还是东倒西歪,可王伟香挑起水来一路风,只见她两只手一前一后紧紧抓住扁担的链条,扁担随着她不紧不慢地步伐上下颤动着很自如。

    春天里往地里拉沙、送肥走在前,夏天里一身汗水割麦冲在前,冬天里打场、积肥、捣粪干在前,冰冻三尺,一镐下去刨不了多少,她愣是抡圆了镐,使出全身的力气一点点往下啃。样样活干得象样,得到当时班长王文琦的称赞和全班战友的喜爱。

    最让我感动得还是连里的挖渠会战,那是至今不会忘记的累活苦活,凭着那时都年轻不在乎自己的身体透支,男生在渠底下挥汗如雨地铲泥,再把泥土一锹锹飞扬到渠边上,女生负责在渠边上继续往外倒,有一次王伟香和连队出名能干的男班班长大个许长柏做了搭档,一个渠底挖一个上面倒,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要考考这个身单力薄的小丫头,只见渠底下泥土飞快地往上飞,渠边上王伟香头不抬腰不直快速地往外倒。她的面前从没有堆积下泥土,要知道身强力壮的女生做到不堆积都很难。看着满脸汗水的她许长柏赞赏地说:“这小丫头片子太能干了”。

    一年后我们分开了,72年她被连里整编后分配去了乌拉山援建化肥厂。我探家时顺便去看了她,那里的条件比连队要差得多,工作环境艰苦又累,喝的水都是苦咸的。加上得不到任何关爱和照顾好象他们是后娘养的,长期的环境压力,造成了战友们的反叛心理,集体返回连队以示抗议。他们没有选择离开兵团而是回连队要求工作。回来后战友们没有抱怨,被分配各个班排继续踏实地工作着。

    回来后和包头兵蔡景丽分到猪号喂猪。整日和猪打交道,工作既脏又累很辛苦。她们俩责任心很强配合得也相当默契。闲来的时候我愿意到她哪里去串串,有时正赶上喂猪时间,只看她提着满桶猪食,在不到24公分的土坯猪槽墙上,敏捷地穿梭着,不停地吆喝着猪吃食。有时碰到她在煮猪食,我就蹲在旁边一边和她聊天一边看她干活。喂猪看起来简单,可要想猪长得快长得肥,喂猪的人首先要有责任心,不仅每天要到伙房把泔水缸里的残羹剩饭掏来深加工,还要拌上粮食蔬菜煮好,还要打猪草,到菜园子里拉回拉了秧的瓜菜储备。待小猪慢慢长大后,要去地里放养,催着长架子猪,等架子长起来后在催肥,学问真不少。不像现在都喂猪饲料,猪肉也不香了。

    后来工作又有多次变动,不论她走到哪里都是脚踏实地的干着。兵团9年后,随着大批的知青返城,王伟香幸运的回到了阔别9年的家乡青岛。虽然生活依然坎坷,但她都坚强的扛着,默默地奉献着,无怨无悔付出。长期的身体透支积劳使她患上了重病,16年前作了开颅手术,她依然顽强地与生命抗争。但对兵团的那份情一直未了。

    为了帮助她圆这个重回第二故乡的梦,相濡以沫的兵团爱人下了最大的决心,说“我一定带你回去看看,就是一步步背也要把你背回去看看咱们第二故乡30年后的变化,见见多年未见的连队战友的容颜”。这个梦在2009年8月12日终于实现,为了参加三师种子站四十周年纪念内蒙兵团大聚会,在女儿的支持爱人的理解战友的帮助下,她终于随青岛战友一起踏上了重返故乡的路,圆了多年积压在心头魂牵梦里的夙愿.

    2009.8.13我们一行顺利抵达阔别30年的故乡临河,晚上一下车便受到聚会筹委会的热情接待和慰问。并特意为王伟香夫妇准备了宾馆一楼的标间,为的是照顾他们出行方便。

    8.14日一早我便叫上留在临河的战友杨子,开上他的专车,拉上王伟香夫妇去看市景,30年了,天天盼着回来看看,萦绕在脑海中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激动的脸上总是挂着笑。杨子把车速放慢,从车站开始一边走一边不停的介绍,原来的土屋、扬灰马路不见了,收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眼前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市景,大型商厦粼次皆比,宽阔的马路干净整洁,高档小区比比皆是,如今的巴彦淖尔市政府大楼壮观气派,这里的变化在突飞,它们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车子继续前行,远远看到一座铁路大桥穿越连队,那就是新修的临策铁路。连队门前是一条2级公路,市区7路公交车直达连队。实现了公路从连队穿过,铁道就在眼前的梦。

    车子慢慢驶进原三师种子站我们的连队,没有下车便看到排长翟四维早早站在路边等我们了,赶紧下车,扑上前去我赶快按下快门合影。排长也激动了,听说你们要回来,我是天天想啊,夜夜盼,望穿双眼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终于把你们盼来了。30年了,人虽都老了,但对兵团那份情节依旧没有变,排长还是当年的老样子,热情开朗,把我们一一让到屋里,这一通忙乎,又是切瓜、又是沏茶。知道我们要去,家中早已备好了临河的大西瓜沙瓤、甘甜,真是咬一口甜掉牙。排长夫人一大早就到地里给我们摘来了鲜嫩的玉米,现煮的热气腾腾端上来香甜可口,炒上自家地里种的葵花籽,大家边吃边聊,好开心。临走每人还要给装上瓜子让带着路上吃。当王伟香要走出他们家门时,排长夫人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100元钱硬要塞到王伟香的手里,王伟香哪能接这钱,排长夫人没办法,只好把钱转交给蔡景丽然后让她在转交给王伟香买点补品,这感人的一幕出自一个老兵战友的家属。

    如今的连队里人多了,房子也多了,各自为政过着自给自足的新农生活非常惬意,把一个个农家小院修理的干净整洁,种上果树吃不完,战友们去了纷纷把自家的早熟梨子摘下来犒劳大家,真好吃皮薄肉细水大,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慨河套是个好地方,要不怎么当年傅作义能在此建粮仓呢。

    我们又去地里,去亲吻那些与我们朝夕相伴耕种了9年的土地,如今更是肥土沃野,看吧绿油油的玉米地正灌浆待收,一片片黄灿灿的葵花正昂着头笑着迎接我们的到来。

    两天的大聚会结束后,包头战友热情迎接着王伟香夫妇的到来,蔡景丽夫妇负责他们的全程接待安排。按王伟香爱人李建亮的话说这次行程太让我感动了,从没掉过泪的汉子平生第一次哭了,尤其让他感动的是,蔡景丽夫妇每天怕他们劳累,天天准备好洗脚水让他们不停得泡脚,以解除每天的疲劳。王伟香走到哪里,战友们都像爱护国宝“大熊猫”一样前护后拥生怕有点闪失,为了让王伟香安心养病,包头战友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慷慨解囊以资助。从包头临上火车送行的战友挤满了车站,也说不清是谁送来的东西大大小小共有17件,李建亮说这些战友情我们终生不忘,终身受益。

    当列车行驶到呼市车站时,呼市的战友已早早等在车站,刘爱玲买了一只刚烤熟的大兔子肉递上来说路上吃吧,张平拎来了热腾腾的油糕塞到王伟香的手里,陈军夫妇急忙冲进车站递上路上吃的东西,又拿出红旗让王伟香夫妇签字留念,这些感人的场面,这些战友情谊无法用我的文字来表达。

    他们不仅收到连队为这次聚会发的纪念品,还有陈军夫妇为兵团伉俪赠送的玉观音和佛佩件,另外郭岚还特意为王伟香定制了一套兵团40年纪念徽章,使她爱不释手,拿着到处给别人看,这些永恒的纪念,这些战友的情谊,她将永远珍藏在心里。

2009年11月20日 16:5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