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史稿 3-4-6章

网站首页    话说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简介    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史稿 3-4-6章

史卫民

 

 

第四  军事化管理

 

 

 

196956月,全兵团学习何凤山司令员的报告,健全党团组织,确立内务制度,进行思想教育。此后凡新到兵团的人,都少不了这番教育。

1969823日,兵团政治部发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四好连队运动的意见》。

 

 

  造就一支屯垦戍边的钢铁队伍

 

 

    新组建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被规划者定位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部。何凤山司令员在兵团成立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对兵团的性质和任务做了明确的阐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明确列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序列,它是用毛泽东思想统帅的一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部队,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也是工作队。它的根本任务,就是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造就一支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屯垦戍边的钢铁队伍,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把兵团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兵团成立大会之后,何司令员的报告很快传达到基层连队,以使兵团所属人员了解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下列意义: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是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实现毛主席战、备荒、为人的伟大战略方针,贯彻执行毛主席光辉伟大·和一系列最新指示的一个重要措……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为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和广大干部开辟了一条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中,加速思想革命化的重要战线。在这里,一心为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将迅速成长起来,一支亦兵、亦农、亦工的钢铁队伍将不断发展壮……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进一步宣告恶毒阻挠开发边疆,疯狂推行阶级投降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妄图分裂祖国统一的反革命阴谋的彻底破产。它对巩固和发展内蒙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为开发、建设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北部边疆,提供了一支生力军,对加强内蒙古社会主义建设,将一年比一年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对于确保祖国北方反修前哨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将和边防部队、边疆广大人民一道,永远守卫在祖国的北大门,与帝、修、反进行针锋相对的斗……

 

    如何具体操作呢?当然一是要抓政治思想教育、健全组织系统;二是加强战备,使全体指战士气足、斗志旺、最勇敢、不怕;三是艰苦奋斗向草原进军,向沙漠开战,向荒野要粮,向地层取宝,一定要让内蒙古的沙漠、荒野变成粮仓

    政治、军事、生三合,需要铁的纪律来约束,需要严密的组织系统,并由此制造出了独具风格的兵团生活节奏。

 

 

  号声就是命令

 

 

    生产、战备、政治学习,不断的大会战、动员会、大批判,使得生产建设兵团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并不是作息时间的规定所造成的,如果我们看一下当时的作息时间安排,会发现留给个人的活动及睡眠时间是不少的。

    下面是二师十三·阀门1969925日公布的作息时间:

 

        6:00 - 6:15            1:30 - 5:30  工作

        6:15 - 6:35             5:30 - 6:00   

        6:35 - 7:05            6:00 - 7:30  自由活动

        7:05 - 7:35            7:30 - 8:00  读报

        7:35 - 8:35  天天        8:00 - 8:30  晚点名

        8:35 - 11:35            8:30 - 8:50  班讲评

        11:35 - 12:00           8:50 - 9:00  就寝准备

        12:00 - 1:30            9:00  熄灯1

 

    从这份作息时间表中不难看出,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7个小时(后来改成了8个小时),睡眠时间有9个小时。这样的安排并非不合理。但实际上,经常加班搞会战,还要留出时间来搞运动、开展谈心活动、学毛著、进行军训,连里出点什么事还要临时开会,分析、批判、谈认识,半夜又不时来个紧急集合,于是作息时间的规定和真正的时间安排相差甚远。同一个团采石厂战士王景棣回忆道:

 

每天5点半,那划破夜空的起床号使我们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像弹簧一样蹦起来。穿衣、列队、出操;洗漱过后,是列队、点名、开饭。1小时天天是早上最松驰的时间,然后是艰苦、繁重的8小时采石劳动。晚饭之后,是军训、学习、班务会、晚点名。就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每周还要安排种一次菜、挖一次地我们好像被送进一架高速运转的生产线,早上被跌跌撞撞地送进去,晚上连滚带爬地爬出来。对我们这些昨天还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学生来说,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猛了。我们的连长,是一个有着20年军龄的38岁的军可以说,正是他推动着这条生产线的运转。他对战士,简直是有点冷酷。起床号过后,他会毫不迟缓地掀掉你的被子。当你在队列里接连走错,他会毫不客气地让你单独操练。他对内务的要求,不仅是毛巾成线,脸盆成行,他还不允许房间里有任何杂物,替换下的衬衣、鞋袜也一律入……2

 

    农、牧业团场的作息时间安排,大体上也是同样的模式。早上56点钟起床,然后是出操、洗漱和整理内务,早饭后或者天天读,或者马上集合出工。离驻地远的劳动场所,中午不回去吃饭,由连队送饭到地头吃。每天工作时间79小时不等,也要根据生产的需要加班。农忙时节,每天劳动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常常地里三顿饭,两头不见,甚至来个通宵挑灯夜战。有的连队干部对下属的时间从不放过,尽量安排得满满的,让你除了想着生产和政治,没精力去想别的。如四十一团的一个连长,总是强调苦干,在生产中实行的四个一政策:早上点,晚下点,多干点,少歇点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结果使一些人对他很反感。

    整理内是知识青年到兵团后遇到新生事。当时的内务要求是:一律使用发的黄被子和白床单;被子要叠得四棱八角,放得整整齐齐;铺上不能放杂物;书包挂在墙上,高矮一般齐;牙缸排一条线,牙刷把的朝向也要求一致;墙上除了领袖画像和墙报外,不许贴其他任何东西;一句话,处处要体现。美中不足的是,每人都有一个大木箱,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中顽固地显示性。一声令下,箱子全部摞在一起,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再用塑料布盖上,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规定:星期天上午为统一开箱子时,平时谁也不许破坏内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开箱子不可,必须得到班长的批准。全连定期进行内务检查评比,好的班全连表扬,差的通报批评。兵团战士很快习惯了,每个班都有几个整理内务的好手。男生班还另有高招,把脏衣服、臭袜子坚壁起来,也经常能得到表扬。后来连队领导知道了内情,特别组织人去翻,翻到了就在全连展出,个人出丑不说,还影响了全班的荣誉。

各师、团乃至兵团司令部都培训了号兵,用号声调动人们的行动。一开始号兵不够,就用扩音器放唱片,以不同的号声指示人们该干什么。与军号并用的还有哨子,哨声的长短、次数,都有明确的含义,熟悉了的人是不会误解的。

    高度紧张的节奏,被赞誉生龙活虎的兵团生。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人们只能机械地服从和尽量加快自己的频率。班组之间的竞赛、连队间的评比,使得个人必须服从集体,不能因为个人的生活拖拉而影响集体的荣誉。

 

 

  支部建在连上

 

 

    做好青年工作,是生产建设兵团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并突出地体现了党团组织的作用。

    兵团组建之后,党团组织很快建立起来。按照毛泽支部建在连的指示,兵团每个连队都建有党支部,连指导员是当然的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一般由5至7人组成,除书记外,还有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等。党支部成员由连队干部担任,后来也吸收12名知识青年参加。一般情况下,连队副指导员出任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并兼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之下设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设一名党小组长。

    党支部之上,营级机构设党总支,由营教导员任党总支书记,团以上设党委,政委任党委书记。

    连队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任务最为繁重。本党指挥枪,而绝不允许枪指挥的原则,连队里的一切工作,大到生产、战备,小到评先进、给处分,都要由党支部讨论决定

    由连队全体党员参加的党员大会,按照《党章》的规定是基层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实际上只是在党员发展时需要经过全体党员讨论和表决,其他事务均由支委会讨论决定。党组织的活动,以学习为主。尤其是中共中央、军区乃至兵团下发的各种文件,本先党内,后党的精神,一般先在党内传达和组织学习,然后再传达给全连群众。

    作为共产党员,除了能先听到中央的声外,应该处处以身作则,不但要做青年的模范带头人,还要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在这样的标准衡量下,党支部往往要求党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且在每年都进行优秀党员的评比和表彰活动,同时还有支部和党员的总结等活动。支部和党一班的团结,当时颇受重, 报刊上常有介绍基层党组织抓好一班人建设的典型的报导。

    兵团每个连队都建有团支部,团支部书记一般由党员担任,由党支部指定人选,其他成员由团员选举产生。除支部书记外,团支部还设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等。支部下面设团小组,一般是每个班成立一个团小组,选举一名团小组长。团支部之上,亦设团总支、团委。

    团支部作为党支部左膀右,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如组织团员学习、做团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出墙报、开展文体活动等等。兵团初建时期,政治因素第一,生产和战备无不打上政治的烙印,团组织要作好党的助手,自然是坚决、迅速地贯彻执行党支部的各项重大决定,所以很少有自己的独立安排;即便安排少量活动,也都是非政治性的赛球、拔河等活动严肃有余,活泼不,是当时团组织活动的通病。

    发展团员,当然是团支部最重要的任务。新团员的发展,一般先由团小组提名,经支委会讨论后,交全体团员大会表决通过,报上级团组织批准。

 

 

  

 

 

    兵团的政治教育方式,初期大体照搬军队的作法。兵团政治部1969年8月23日下发各团的《关于深入开展四好连队运动的意见》,即强调指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发扬三大民主,开展四好连队运动等一系列着重政治建军的方针原则,是我军建设的根本,也是我兵团建设的根本

    根据兵团的实际情况,一、二、六师分别制定四好连五好战的评比条件。兵团政治部对三个师的规定加以总合,形成了一个供全兵团参照执行的评比标准。

    四好连队的条件是:

 

(一)政治思想好

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定不移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持四个第一,领导全体干部、战士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是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牢固树立继续革命的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不斗私批,彻底改造世界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思想明确,发一不怕苦,二不怕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把连队真正培养成三忠战斗集体。

(二)三八作风好

对学习、执行、宣传、捍卫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战斗号令,做到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坚决贯彻执行。不断加强革命性、科学性和组织纪律性。强调加强革命团结,搞好上下、内外关系。

(三)生产建设好

认真贯彻毛主席·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的伟大方针,提高革命警惕性,用毛泽东思想练好兵。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艰苦奋斗,自立更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革命、生产建设、战斗等各项任务。

(四)生活管理好

认真贯彻毛主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伟大思想,用毛泽东思想带好兵,增强政治责任心,预防各种事故发生。关心群众生活,发三大民,厉行节约,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保证人员身体健康。

 

    五好战士的标准是:

 

(一)政治思想好

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是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牢固树立继续革命思想。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发一不怕苦,二不怕的革命精神,勇斗私批,破私立公,彻底改造世界观,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永远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二)三八作风好

对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战斗号令,做到雷厉风行,坚决照办。遵三大纪律、八项注,搞好革命团结。

(三)完成任务好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坚决贯彻毛主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的伟大方针,发扬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革命精神,加强团结,搞好协作,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的英雄气概,多快好省地完成党和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提高革命警惕,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四)生产技术好

用毛泽东思想挂帅,认真钻研技术,掌握生产劳动客观规律。敢想、敢干、敢于发明创造,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技术、生产水平。

(五)锻炼身体好

积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三大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创造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一时间成为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很多连队实四好检查制度,即每月集中一两天,进行月检查,找出差距,以利进步。至于评比五好战士,一些连队为了表扬先进,甚至每周评一周五好战,以此类推,还月五好战季五好战,等等。当然,正式算数的是年终评比出的五好战士,不仅全连表彰、发喜报,还要记入档案

    1970年,内蒙古兵团评出四好连队(单位)98个,33500名知识青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占知青总数的44.4%3

    毋庸讳言,运动中,存在着不少形式主义、锦标主义和弄虚作假的做法,这不单纯是兵团的问题,而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建设倾错误泛滥的产物。1971林彪事发生后五好运动才告终结。4

 

 

  雷打不动天天

 

 

在强突出政的大环境下,兵团运动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围运动,兵团的政治活动包括了以下几种模式

 

    天天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当时首要的政治任务,天天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兵团将其安排在正常的作息时间表内雷打不。开天天一般安排在上午出工前,后来为了照顾生产,大多改在下午收工后进行。不管一天下来多么劳累,都必须参加学习,否则会被视为不突出政治天天除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外,更多的是对照检查自己的错误缺点斗私抓活思,等等。除此之外,为了展三忠四无,还把当时盛行早请晚汇也安排在了兵团的正常活动之中。一位战士的回忆是这样的:

 

兵团成立的年代是文化大革命的中期,也就是人们的思想最赤化、最统一、最狂热的时期。每天早操之后,便天天的1小时,早、中、晚饭前按常规背诵毛主席语录、唱语录歌及样板戏。要赶上毛主席最新指示或政治运动,则要加班加点了,人人要谈心得体会,个个要记笔记。最苦的要数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小战士了,真是逼得眼泪汪汪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也真奇怪,一年半载之后,许多小家伙发言,还头头是道呢!5

 

    二)一帮一,一对活动

 

    这也是从部队学来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形式,一般是一个党员或团员与一青年结合,经常谈话、交心,先进者帮助后进者解决思想问题。三师二十一团的李喜武这样描一帮一,一对

 

共青团当时正在一帮一,一对的活动,可能由于我老实吧,我的一帮一对象分到了一个异虽然,我们的交往也仅限于规定一帮一每周必须谈一次话的最低限度,谈话的内容也仅仅是:我在诚心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她也是向组织表示进步。都是官腔。6

 

如此的交心、谈心,造成的只是一种形式上气氛,实际作用不大,所以开展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人们斗私批在灵魂深处爆发革的逐渐淡漠,这种活动形式后来终于被抛到了一边

 

    三)班务讲评

 

为能经常性地表彰先进,批评帮助后进者,兵团初期班务也列入了正常作息时间之内,每天各班都要开会一次,由班长总结一天的工作、学习情况,讨论存在的问题。开会的时间一般为半小时。班、排和连队还定期举讲评,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按照兵团政治部的要求,连队还要坚持月检查制度,每个月集中1至2天(可占用一个党日)进行检查评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与班务会、全体人员大会结合起来。但是经常性的开会,很快演变为流水账,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完全流于形式,所以大多数地方不久即把这种会议天天合在了一起。

 

    四)讲用

 

这是当时无论在军队还是地方都盛行的政治教育方式,也就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向其他人宣讲自己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英雄事迹。小到班、排、连队,大到团场、师,直至兵团,经常举办这样讲用,以起到树立典型、传经送宝、鼓舞士气的作用。有的时侯,兵团还集中一批积极分子,到各师、团去巡。而这些积极分子,又大多是参加过各积代(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

 

    五)学习

 

由于毛泽东曾说办学习班是个好办,于是各种名目的学习班立刻风弥全国。军队和事事向军队看齐的生产建设兵团也不例外,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班。兵团的学习班,一种是为交流经验而设,大凡生产管理、战备教育、知青工作、政治思想及宣传报导工作等,都可举办学习班,集中一批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和互相交流经验;另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设,从个人的工作不安心、生活作风不好、偷窃打架、有不满言论,到群体的思想教育、落后单位的改变、亏损企业的扭亏为盈,因人因事,皆可以办班,所以这种学习班或大或小,大到几十人、上百人,小到专为一个人办班。对后一种学习班,当然人们都是不愿意参加的。有的领导就抓住了这种心理,动不动来吓唬不听话的人。

 

六)忆苦思教育

 

以阶级斗争为的大政治气候下,主持政治工作的人往往强阶级斗争一抓就,兵团在这方面有着同样的政治工作模式。进行阶级教育,对于新到兵团的知识青年,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所忆苦思,就是邀请苦大仇深的老贫下中农、老工人、老干部给知识青年做报告或上课,讲述旧社会的苦难生何在党的领导下翻身作主人的经历。有的地方,忆苦人常巡回作报告,不断倒苦水,到处制造肃穆悲壮的苦难气氛。报告之后,还要忆苦

 

    七)扎根边疆、扎根兵团教育

 

  兵团最不同于解放军正规部队政治教育的内容,就是要经常性地对知识青年进行扎根边疆、走与工农兵相结合道路的思想教育。这样的教育,既采用学习、讲用、树典型的方式,也不时祭起大批判的大旗,对所谓不安心边疆工作的人进行批判。

 

 

  连队行政生活管理制度

 

 

    兵团的基层管理由连队实施。当时兵团的两大任务是战备和生产,都要落实到连队。此外,各种政治运动、政治学习、思想教育、落实政策、以及推荐上大学、职工评级、调整工资等,无不以连队为基本单位进行、

    由于每个连队都设有党支部,为体现党的领导,几乎连队所有事务的决定,都要经过党支部的讨论。凡重大决定,如突击生产、军事训练等,既要有连队领导向班、排长安排布置,又要召开全连大会进,然后具体实施。只有在干部带队离开连队时,才有权临机处置,单独做出决定。当时人们习惯把连指导员称为连队一把。指导员外出,连队中发生事情,还专门派去征求处理意见的例子,并不罕见。

连队的组织管理,原则上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内务条令》、《纪律条令》三大条令和《军队管理条例》。197135日,内蒙古兵团特别颁发了《连队行政生活管理制度规定(草案)7包括作息制度、会议汇报、干部值班查铺查哨、礼貌风纪、请假销假、内务卫生、伙食管理、警卫勤务、武器装备产工具管理服装用品管理、牲畜管理、预防事故、战士职工管理、执行情况检查15规定摘录部分内容于下:

 

第一条  作息制度

作息时间的区分,应贯彻有利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培养三八作风,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劳结合的原则。通常情况,每日劳动应不少八小时,睡眠八小时。作息时间表由团以上机关制定。

1、起床、早:听起床号令,迅速起床。一般每周星期一五出早操(期六打扫卫生)。连首长要亲自组织实施,时间二十分钟。收操后进行清整洗漱

2、开饭:要按时开饭。一般情况,饭前列队唱歌,就餐时要自觉遵守饭堂纪律

3、天天读:每日一小时。时间和内容由连队根据任务、季节等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4、劳动要坚持政治统帅生产,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连队要制定年月、周劳动生产计划,任务、时间、地点要落实到排(班),干部要带头参加劳动。教育部队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无故旷工和擅离职守。

武装分队的训练,应根据农时季节进行机会练和经常练,要利用课余和劳动间隙开活动。

5、政治活动连队应根据季节、气候、任务情况,科学地安排计划。要充分利用田间、地头、工地和晚上时间进行政治学习,读报,收听广播,一对红谈心等政治活动,把部队的政治空气搞得浓浓的。

6、连队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大唱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每月尽量组织文艺晚会,办好墙报、黑板报,活跃部队情绪,把部队搞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7、点名:连队每周要进行一两次晚点名,节假日期必须点名,时间一般不要超过半小时。传达上级指示,进行学习和生活讲评,布置学习和工作任务等。

8、就寝:一般情况应按时就寝。就寝后服装的放置要符合战备要求。熄灯后要保持肃静。

9、注意劳逸结合:通常情况星期日和节假日应让部队休息处理个人事情;大忙季节由连队根据任务情况可安排过大期日。每周应给战士、职工两个晚上进行谈心互助和处理家务等。

 

第二条  会议汇报

1、班务会:每周召开一次。总结一周的学习、思想、劳动况,表扬好人好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市置下周工作

2、排务会:根据需要召开。

3、连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以上人员参加。要充分发扬民主,总结检查四好情况,布置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处理部队中存在的问题。

4、战士、职工大会:每月或一阶段中心工作结束时召开,由连首长总结和布置工作:接受战士、职工对连队工作的监督。

5、排(班)长一般每周应向连首长汇报一次工作。连队通常每周应向上级汇报一次工作情况。重大情况应立即报告,必要时可越级报告。报告应及时准确。

 

                第六  请假销假

1、兵团战士、职工外出,必须按级请假,经允许后方可外出,并按时归队销假。外出前领导干部应进行教育,提出要求。对私自外出和逾假不归者应查清原因处理。

2、排以下人员请事假,三日内由连首长批准,四日以上者,报团(营)首长批准。

3、对病号要积极治疗,热情关怀。经医务人员检查后,视病情可准予半休、全休或住院治疗。

 

第七条  内务卫生

1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根据季节和气候适时进行卫生常识教育,使大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防止蔓延。每班要有义务卫生员。

2、宿舍、室,要适时通风,保持整齐清洁。各种物品放置有序,符合战备要求。

3、连队应搭盖适合寒区的厕所,严寒夜晚可在集体宿舍附近适当位置设小便桶。在劳动场地设时厕所。

4、每月进行一次室内、外卫生大扫除,个人卫生要保持整洁,并组织检查 比。

5、连队要有义务理发员和公用理发工具,适时进行理发。

 

第八条  伙食管理

1、要有一名连干部兼管伙食管理。加强对司务长、给养员和炊事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工作领导,保证部队按规定标准吃饱吃好。

2、要选择热心为大家服务的优秀战士、职工当炊事员,教育他们以炊事工作为荣,积极学习和改进烹调技术,保证饭熟、菜香、开水充足,注意清洁卫生,保证按时开饭,做好病号饭。

3、司务长和给养员要努力学习,搞好自身思想革命化,成为管理伙食的内行,做到精打细算,尽力把伙食调剂好,把粮食和蔬菜保管好,防止咬和腐烂。并加强对炊事人员的思想领导,坚持以政治带业务,努力创造五好食堂。

4、要积极搞好农业生产,养好猪,种好菜,尽快实现粮、菜、油、肉等自给有余。

5、连队要建立经委会,充分发扬经济民主,每周要订食谱,每月检查和公布账目,防止发生食污浪费和违犯政策纪律的现

6、食堂要建立厨房值班。由副班长或战土轮流担任。统计当日就餐人数;帮助搞好饭、食具和饮食卫生:通知做病号饭;给执勤和外出人员留饭。

 

1972年3月,内蒙古兵团司令部建议中央军委或各总部召集全国生产建设兵团研究制定《兵团管理条例》,并制定相应的条令,在有关章节中明确兵团的性质和任务,揭示带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当时兵团的组织模式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怀疑,所以这一建议并未被采纳。

    上级指示的传达和落实,大致采取以下方式:

    1、电话会议

    这是一种较便捷的指挥方式。一旦有任务需要布置,上级机关先用电话通知下级机关开会的时间,届时有关领导在电话上聆听首长指,并可适当提出问题。在交通不便 没有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电话会议的形式可以保证各种指示迅速地从兵团司令部一直下达到团场乃至连队。

    2、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工作会议

    中央指示的落实和重大事情的决策,都要召开党委会或党委扩大会议(吸收非党委委员的有关领导参加),有时则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会议做出决定后,再层层往下传达。

    3、领导视察和现场指挥

    团以上的各级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到基视察工作,并随机发出指示一般事先通知,基层干部要预先做好准备。在生产大会战(春耕、秋收、兴修水利)时,上级领导(最多的是团领导)往往亲临现场指挥,建立临时指挥部。

    4、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

    为了解上级指示的执行情况、掌握生产进度、生产成本及了解产品质量,各级领导机关不时派出参谋、干事到基层连队去搜集资料,有时则组成调查组或检查组,下到各团场或连队摸情,然后写成汇报材料,层层上报。

    5

    为了帮单位,或者为了树先进典,上级领导有时住在连队或团场,具体组织工作和解决问题,人们习惯称之

    6大会

    军队干部习惯于用打仗的方式指挥生产,所以动辄组大会。所谓会战,就是抛开其他事情,集中人力、物力,突击完成某项工作,如麦收、挖渠等。会战规模有大有小,小到连队的百十人,大到团、协同作,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参加。这样的会战往往由于规模宏大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很好。

 

 

  不许谈恋爱

 

 

     一大群年轻人集合在一起,有男有女 最难控制的是人们相互间的感情。用行政手段把男女分开,简便易行,于是兵团各连队几乎无一例外地分建男、女班,男、女排,但终不能起到男女之间完全隔绝的作用。每一个连队,几乎都是男女一起劳动,同在一口大锅里吃饭。要把青年人管住,不让男女之间相,真不是一件易事。

    一开始,领导总会郑重其事地宣布:生产建设兵团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兵团战士3年内不许谈恋爱。一道男女之间的大墙,就这样矗立起来,并且设置了层层禁网。男女问题不能想,想想都是罪过,那么想谁呢,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和家人。

    不少的女知青,一到兵团,看到简陋的住房、乱飞的苍蝇,就禁不住眼泪往下淌,有时侯全班人哭成一团男儿有泪不轻,但一样想家,四师三十五团就有这样的顺口溜远看荒滩沙石流,近看席棚日夜愁。进了席棚想起家,端起饭碗想起8由于按规定兵团战士3年内只能享受一次探亲假,并且要按次序轮流,或让家中有急事的人先走,所以等不及的人有时会私回家。探亲的人超假的现象相当普遍,回来后当然要作检查,严重的还会背上处分;逃跑的则更不会被轻饶,挨批判、受处分乃是意料中事。

    强制的禁令毕竟不可能封锁住青春期的冲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大多数知青曾有程度不同的性压抑,但性压抑与性犯罪毕竟不能同日而语。可性压抑导致知青出现这样那样的事也不是没。经常出现是这样的:

 

经过女班宿舍窗下,听到一阵嘻笑声,他本能的转头望去,只见女班有人裸露着上身在擦洗。这突如其来的场面,使他的心狂跳不止,他毕竟是20刚出头的后生,青春年少,异性的强烈吸引,不禁使他多看了几眼。这时,刚好女班有人出门,正巧看到,于是一流氓事发生了。

厄运接踵而来,领导的白眼,同志的冷嘲,以前常挂在队长嘴上吃苦耐为革命苦练基本等等赞扬话,再也听不到了,一个曾屡次受到团嘉奖的标兵,一夜之间,竟变成想成名成家走白专道路的典屯垦戍边的叛流氓分子9

 

熄灯号刚刚响过,女宿舍那边传来纷乱的嘈杂声。两个惊魂未定的女战士向人们作了如下诉说:她俩结伴小解,蓦然看到厕所墙角处有一个黑影,用手电光扫了一下,是个男人!她俩惊叫,那人飞快地跑了。

闻讯赶来的连长听完汇报,立即向四周派出了搜索的人,同时下令全连集合清点人数。天!应到人中独独缺了一个……

当时是兵团初期,男女大防是金科玉律,任言行都被视作几乎反革同等的罪孽。人们对此类人除了痛恨,还另增了一层轻蔑。连队里没有政治罪人。图谋不轨,伤风败,当属头号罪……10

 

    以这样被钉在耻辱柱上,戴二看帽子的人,后来大多带有精神压抑的症状,甚至就此改变人生的旅途。

    兵团组建初期,领导对于男女之间偷偷建立恋爱关系的知识青年,无不采取严厉打击的办法,以起杀一儆的作用,并由此酿成过悲剧。二师十二团知青梁丽荣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1969年,我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满怀崇高理想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兵团领导三令五申:兵团战士不许谈恋爱,男女不许单独说话。心理定势形成了,我们认为,男女之爱是肮脏的,只有同志的情谊才是可贵的。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将男女接触视为洪水野兽,但那些年龄长我们几岁的知青,却按捺不住青春的骚动,男女间开始偷偷交往。晓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晓兰同马车班长大黄相爱了。大黄是来自农村的复员战士,32岁。大黄准备回老家探亲,临行前向连队打了结婚申请报告。报告说,他与晓兰相爱,探亲回来即结婚,然后匆匆赶回河南,向老父报喜。

连首长们震怒了:居然敢提出结婚!准备开批判会,大黄不在,就拿晓兰开刀。杀一儆百,看谁以后再敢干这些无法无天的事。

晓兰逃跑她要去找大黄,要和大黄按农村习俗举行隆重的婚礼,然后双双返回连队。那时他们将是合法夫妻,谁还会再批判他们呢?

他们回来晓兰、大黄被分别关了禁女生排开批判会,斗争晓我们义愤填膺批倒晓兰呼声四着是全连的斗争会把大流氓大破鞋晓兰押上来随着一名男知青愤怒的吼声,晓兰神情木然地走了上批斗会进入高潮,凡是平常有过接触的男女都被点了名,受到了严厉警告。

两个月后,处理意见终于下来了。晓兰交群众监督改造,大黄被遣送回河南老……11

 

    特殊情况总要特殊处理。对参加内蒙古兵团的大学毕业生、下放干部和现役、复员军人等,恋爱和结婚当然不被禁止。如内蒙古大学的毕业生赵凤琴,被分配到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教书,后牧场改为三十一团,正是兵团的领导不但为她,还给她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使她终生难忘。12

 

 

 

 

 

 

 

 

 

 

 

 

 

 

 

 

 

 

 

 

 

 

 

第五  基建施工

 

 

 

1969年8月底,兵团化纤厂的专用设备陆续进厂。9月,化纤厂土建工作开始。

1969年,全兵团都在忙于进行基本建设。

19691111日,内蒙古兵团后勤部发出紧缩财政开支的紧急通知。

 

 

  基建投资物资调配

 

 

    基本建设,主要包括工业、农业、牧业、林业、水利建设和行政生活用房、交通通讯设施、文教卫生事业开发等项内容。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基建投资7152万元,包括国家给内蒙古兵团基本建设投资3000万元,内蒙古自治区自筹投资2000万元,北京军区投资1000万元,从知识青年安置费中拨入基建经费1152万元。后来又将计划基建投资总额增为7521万元。当年实际基建拨款为6199.8万元,各项基建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计划投资总计7521.8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额4875.53万元。

(一)农、牧、林业计划投资2993.23万元,完成1826.8万元,包括:

1、农田水利建设,567.65万元 增加灌溉面积7万亩。

2、农业开荒、农业用房,217.93万元,开荒169537亩,建房16409平方米。

3、牧业,35.86万元,建筑面积1875平方米。

4、林业,55.65万元。

5、水产,3.15万元。

6、输变电工程,40.75万元,架设线路51.7公里。

7、购置设备,905.81万元。

(二)行政生活用房,计划投资1692.39万元,1511.97万元,建筑面积248666平方米。

(三)工业计划投资2051.55万元,完成692.39万元。

(四)交通、通讯计划投资305.74万元,完成274.89万元。

(五)文教卫生计划投资47万元,完成42.36万元。

(六)其他建设投资计划233.96万元,完成360.16万元 

(七)行政事业费计划200万元,实际支出166.96万元。13

 

    无论是建房屋还是开新点,都离不开基本物资的准备。调到兵团工作的现役军人和地方干部,在物资准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师五团物资股的工作情况,在各团都可以看到:

 

根据兵团计划,46月要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3000,加上原来的人员就接近7000人了。我们面临的任务是7000人的过冬储备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过冬用煤。物资股总共有7名同志,我们进行了分工,由一人管理内部账目,一责调粮,一人负责现役军人和兵团战士的服装,一人负责仓库管理,有两人管连队供应兼采购,我管全盘。按计划,煤炭要储备4000吨才能保证过冬。这么多煤到哪里去买?怎么往回运?这都是难题。靠当地供应,该县驻有1个师,7、8个团,根本保证不了。必须要城去建物资转运站。经多方交涉,租赁了外贸一个靠近铁路线的大院,约有3、4千平米,内有旧房20间。这就建立了根据地,上百吨货物拉进拉出非常方便,难题算是解决了一半。第二步是解决煤源问题。我们回内地联系,可以买到煤,可车皮无法解决,因为这。最后决定到宁夏自治碰。宁夏一是有煤矿靠近车站,二是自治区领导是部队老首长。果然我们要多少煤给多少煤,但要自己出汽车从矿上往外运,铁路运输也要自己解决。团里拿出6台车10个司机2个月就完成了2000吨,然后留下2台车4个人继续倒。再说车皮,我们向呼和分局报送了计划,但跑了几趟,没有批,后来通过粮食厅一个关系进行活动,结果8月份批了10个车皮,没到月底就全部发来了。

第二个大难题是冬储蔬菜,按当地习惯以土豆为主,但量大季节性强。从县粮食局批指标到集宁拉运,经过努力调回土豆30万斤。师部又从内地给调入大白菜20万斤。为了让战士吃上肉,从锡林郭勒盟调入羊肉20吨,从哈腾公社调入羊800只,这样兵团的生活基本有了保证。

当时因是第一年,工作量非常大,我们几个人具体工作十几项,全团所有物资的采购、拉运、出库、销售,兵团战士服装的清领发放,军供,调运粮食,生产粮入库、加工、销售,人吃、马喂、种籽都得管。仅粮食一项一年要从县城调回150万至200万斤。接转粮油关系,粮食预、决算等等。总之全团一切消费和建筑材料都要通过我们来完成。14

 

    铺开二十几个团的大摊子,不但物资的调运遇到很多困难,资金的周转也出现了问题。19691117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后勤部特别发出了《紧缩财政开支,克服暂时困难的紧急通知》,指出兵团组建不久,各级领导对搞经济建设还缺乏经验,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因此有的组织计划不周,不按计划办事,乱采购东西,管理不善,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由于内蒙古形势不稳定,经济困难,安置经费拨款不足,也造成了兵团资金紧张。各师党委都给兵团党委递交报告要求解决经费问题,兵团党委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经请示自治区领导,从各种渠道解决了一部分经费,根据各师的具体经济情况,已作了分配,所以兵团首长指示,各师递交的报告,兵团不再批复,年底以无经费可拨,希望各师紧缩开支,从严掌握。《紧急通知》对具体开支范围做了规定:(1)保证运输油料付款。(2)保证1969121970年1月工资的发放。(3)保证冬季取暖用煤和储菜等周转金及发放烤火补贴费、供给制战士冬装用款。(4)解决已定货今年必须安装的生产设备付款。(5)一、二、三师已购回的马匹付款,未赶回的一律停买。通知最后强调1969年计划外的开支,一律不给资金。希各级党委、各级首长、后勤机关严格掌握,加强计划性,经济上要量入为出,克服盲目性,实行节约闹革命

    19691227日,兵团后勤部又发出通知,指出各单位采购物资手续混乱,经常造成错账差账,计划外开支随意托收承付。为改变这种状况,后勤部规定自1970年1月1日起,各单位外出采购物资必须事先编造开支计划,经部门领导批准、财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兵团后勤部财务处给予托收承付证明书,否则银行将一律拒付。

 

 

  脱大的艰辛

 

 

    营建工作是相当艰苦的,往往给刚到兵团就参加超强度劳动的知识青年来个下马威。在内蒙古,早就脱大坯,挑大渠,割大的所三大,而营建工作首先就是脱大开始的。从兵团战士的回,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我们到兵团后第一个大战役就是脱坯盖房。那时候,年轻人争强好胜。不用连队号召,各排、各班和人与人之间自发展开竞赛。每天天刚亮,人们就赶紧起床,到离连队三四里路外的水泡子边,拉运土坯。大家你追我赶,一路小跑。那种工作热情,那种革命干劲,至今想起来,还令人激动不最累的活是脱大坯。每天每人定额是150块。但谁还把定额当个标准呢?都想尽力多干一些,刷新自己的脱坯记录。连续几天的重体力劳动,我的胳膊肿胀起来,疼痛难忍。尽管班长和战友们都叫我休息,但我还是咬牙硬挺过来。15

 

原临河农部,干部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加起来,只有三、四百人。二十一团组建后,一批批的现役军人、知识青年和复员老兵从祖国各地汇集到这里,人口很快增加好几倍,使得住房十分紧张。基建连的任务也因此十分繁重。当时房舍的结构,都穿靴戴。外墙从石头地基到窗框下,垒十几层砖,是穿;房檐又用几层砖,是戴帽。外墙其余部分以及隔墙、山墙,都用土坯砌。盖房所用的瓦工、抹灰工、木工等,是河北来的民工。我们这些知识青年,一部分当壮工或小工,一部分去脱土坯。

头一天,我们做坯场的准备工作。先是挖了一个大坑,疏通了渠道,从里引来了水。然后每人挖一个齐腰深的小坑和从坑底通到地面的斜道,接着又从几里外的沙丘上拉了几车细沙。第二天下午,开始和泥。推土有的用小平车,有的用独轮车,也有的用筐挑。独轮车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技巧,开始时掌握不住平衡,推时左摇右晃,一不小心就会车倒土撒,还得重装重推。和泥时,没有水鞋,我们就用双脚踩,和好后,要再倒翻几遍。临走时在泥堆上挖一个小坑,倒上些水,以防晾干。

第三天,我们正式开始脱坯。早上6点多钟大家就起床到了坯场。站在挖好的坑里,双手从泥堆上挖一团泥,在铺好的细沙地面上,滚动几个个儿,然后扣斗里。三个坯斗都扣满后,双手端起,沿斜道跑上地面,再扣在清理好的平地上。一天下来,动作快的,要跑400多趟,扣1200多块坯;动作慢的,也要跑上二、三百趟,扣八、九百块坯。下午我们还是和泥、脱坯,并增加了翻坯、码坯等事情。就这样,我一连干了半个月时间。16

 

    烧砖也不容易,除了花力气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兵团战士初来乍到,凭着一股热情,虽然会有几次失败,烧出些似砖非砖二混,但毕竟不是太难,最终能烧出合格的砖来。17兵团的砖厂,除了满足自己基建的需要外,有时还可向附近的公社、城镇提供砖瓦。沙子灰等材料,也大多就地取材和烧制。18

    一师四团七连附近有古城和墓葬,七连派人掘墓挖砖,准备用墓砖砌营房房基,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人赶来干预,向兵团说明这是汉代古墓,应该加以保护,七连马上停止了这种破坏文化遗址的行动。19

    为了保证各团场都能用上电,各师都先后设立了架线连,并很快建成了输变电网络。一师架线连的张炳岳,回忆了当年在沙漠中架线的艰辛:

 

19697月初,我奉命到一师架线连报到。架线连有67人,都是从各团临时抽调来的,担负师部到四团的架线任务。

一师师部和四团座落在乌兰布和大沙漠上。汽车在沙漠上开不动,几百吨重的架线器材全靠我们步行运送。盛夏的乌兰布和沙漠,气温时常高达55,我们扛着电线杆,挑着瓷瓶,背着铅线,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沙漠上,运送器材是艰难的,竖电线杆、挖坑也同样不容易。沙子是流动的,坑挖得越深,沙子就流得越快。挖出一个一米四的坑,流动的沙子就自然使坑形成五六米长的口径。每挖一锹沙子都要用力甩出坑外,否则它还会流回坑里来。在坑挖完之前,再累也不能到坑外休息,因为一进一出,会使很多沙子流到坑底,使我们的劳动付之东流。

沙漠气候变幻无常,有时晴空万里,有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白天吃饭时常伴着沙子吃。风沙把我们吃的窝窝头都填成了实心的,把我们喝的黄色的棒子面粥变成灰色的。夜里睡觉也经常被沙子埋上半截,早晨起来,一个个都成出土文了。

在沙漠架线,虽然劳动条件差,强度大,但我们干劲十足。我们的口号是把沙漠当作战场。每挖一个坑就是消灭一个敌人,每竖一根杆就是插上一面胜利的旗帜。自觉接的考验

经过近3个月的奋斗,我们终于在国庆20周年前夕完成了任务。20

 

 

  先生产,后生

 

 

    土木建筑的次序,一般是先团、营部,后连队;先造办公和生产用房、仓库,后建营房;营房则先建集体宿舍,后建干部、职工及家属的住房,最后是学校、礼堂等。营建的主要任务完成后,基建连或者转为生产连,或者解散、缩小。如果再有较大的工程,则可以随时从连队抽人,临时编组。

    在《人民日报》记者的笔下,记录了二师十九团营建时的场景:

 

今年3月,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大批知识青年,怀着建设祖国边疆的凌云壮志,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乌梁素海……

创业是艰难的。开始,这里没有房屋,没有井水,吃饭得跑二里地,过一条河,越两道沟。但是,他们坚定豪迈地说头顶蓝天,脚踏大地,青年战士志如钢,定叫荒地变富乡在这个坚强信念的鼓舞下,他们战天斗地,开荒、种菜、盖房子,一切靠着自己的双手。

今年6月,二连的营建工程正迅速进展,房垛一截子一截子往上长,只剩下屋顶的草泥没有抹了。突然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兜头浇下来。新房的土墙及屋里的土炕有立即被冲塌的危险,多少天辛勤劳动的成果,就将付之东流。怎么办?战士们立即抄起铁锹,夺门而出,投身到疾风暴雨中去。有人和泥,有人运泥,有人上房抹泥,个个浑身上下满是泥浆,终于保住了房子和土炕。21

 

    兵团196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房屋共有28.26万平方米,其中宿舍和食堂为21.86万平方米。22

    如果不注意的话,人们会忽视生产建设兵团里存在着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实际上从1969年新建营地的外观就不难分出等级来。兵团和师一级的司令部一般都有大型的礼堂、高大的楼房、宽敞的办公室和整齐的住房,就是团部、场部,也非同小可,同样不乏办公、开会、居住的宽大场所,一就是一大群颇有气势的建筑群。兵团舍得花力气搞营建,无怪附近的老乡总是说兵团有钱呀但是连队呢?好一点的建一片砖房,个别的还建个小礼堂;更多的则是造几排简易的砖瓦房,与土坯房、泥土房等参差不齐地立在一起;最差的连队,干脆就是帐篷、地窝子。团以上的干部,不但有专门的办公室,各人的住房至少是两大间或更多,大部分是专门设计并由兵团战士们建造出来的。连队的干部就无此条件了,连部往往同时兼有宿舍的职能,尤其是房子紧张的连队,连长和指导员甚至长期同住一室。连队干部家属来了,才能专门安排住房,条件则因地而异。复员军人开始大多与知识青年同吃同住,不久或条件改善,或家属来队,逐渐都有了自己的住房。参加兵团的知识青年,绝大多数都有过睡大通铺的经历,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人挤在一个窝棚、简易房、车棚或是原来的牲口圈里,渡过人多房少的难关。稍微正常一点之后,四五个人挤在一条炕上的情况依然比较普遍,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很长时间内人们的褥子都要叠着放。另外为防止失火,普遍不允许烧炕,所以睡的是凉炕,不少女青年因此落下了病根。牧业团场的蒙古包,居住条件也很差,尤其是到了冬季,包里结冰的现象司空见惯。

    饮用水是农、牧业团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沙漠和盐碱滩上建点的连队,原有的水源水质很差,苦涩难饮,不得不专门派人打出深井,才能解决饮水问题。

    农、牧业团场还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洗澡,一般的连队很难提供象样的澡堂。夏天可以到河流湖泊中去洗涮,冬季就只能用小脸盆放些热水了。人们经常一、三、五不洗,二、四、六干来解嘲。卫生条件恶劣,虱子、臭虫很容易找到滋生的场所。上山下乡的老知青们多染上过一身虱子,在作报告的时侯,可以称虱子革命的小,表示自己不怕脏、不怕苦,与工农打成一片。但身上长虱子毕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曾风卷生产建设兵团各团,甚至在工业团中也猖狂了好一阵子,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清扫卫生、消毒后才逐渐绝迹。

 

 

  为发展工业奠基

 

 

    本着农、林、牧、副、渔和工业并举的原则,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工业发展蓝图,并且在1969年着手接厂和建厂的一系列工作。

    直属于内蒙古兵团司令部的化学纤维纺织厂,被规划为兵团最大的工业工程项目。这项工程于1969411日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核心小组办公会议批准,并于418日被国家定为全国基建排号第151号。

    为建设化纤厂,内蒙古兵团特别成立了由兵团副参谋长孟庆祥为组长的建厂筹备领导小组。5月至7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建部和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联合召开会议,确定化纤厂为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决定由全区52家企业分别承担化纤设备的加工任务,内蒙古轻工设计院负责厂房设计,华北建筑一公司承建工程。

    施工设计组选定呼和浩特市西郊孔家营大队的菜地建化纤车间,在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内蒙古农业学校建纺织车间。纺织工业部特别为化纤厂调拨了全套60年代末最新的纺织设备。

    1969年8月底开始,826台纺织专用设备、716台配套电机、492万件纺织专用器材陆续进厂。9月底,前期辅助土建工程开工。为加强领导,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生产建设部和兵团首长组成了施工现场指挥部,兵团副司令员杨世明担任总指挥。

    1970年1月1日,一支由19个单位参加、近2000人的队伍开进施工现场,一场基建大会战开始了:

 

整个施工现场上,红旗招展,战歌嘹亮,高音喇叭里不停地播送着连、排、班之间的挑战书、应战书和决心书,播送着在施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强有力的宣传鼓动工作,充分显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强大威力。

工地上搭起了简易工棚,作为现场指挥部兼广播室和卫生室。施工指挥人员实行现场办公,后勤人员服务到工地。少将副司令员、老红军杨世明已是银发斑斑,坚持亲临现场指挥施工。他经常为战士们唱起当年红军小调,鼓舞士气。

浇铸厂房支撑柱基础要求一次成功。为了抢时间、争速度,战士们一天工作长达十四、五个小时。一次因停电造成混凝土搅拌机停转,在此节骨眼上,排长一声令下,十几个战士跳入灰浆池中进行搅拌。铁人王进喜的形象在这里重现!运料工地上,稍有不稳,就会车翻人倒,独轮车一字排开,一部分女兵穿插其间,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越平地,过跳板,健步如飞。兵团战士们用行动证是英雄,是好汉,施工场上比比的誓言。23

 

    其他工业单位的组建工作也迅速展开。原驻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农场的二师十三团,很快被改建为工业团,大部分人员调到包头市,接收和新建工厂:

 

一连——接收位于包头西水泉的新生阀门厂,7月2日正式改名·阀门厂。

二、三、五、八连——接收位于包头西水泉的新生砂石厂,后改名采石厂。

四、十连——新建无线电厂,在哈业胡同和包头市青山区分别兴建原件生产车间和组装车间。

六连——接收昆都仑召车站附近的包头青年农场。

            七连——接收位于乌拉特前旗的浆粕厂。

            九连——在包头万水泉新建一个造纸厂。

 

    不久,五连调往兵团直属工程团,由一连抽调人员组成新五连,隶属阀门厂。

    由十三团接收的阀门厂和采石厂,原来都是劳改厂,兵团战士到达前不久,在押犯人刚刚转走,昔日的监房大多变成了兵团战士的住房,人们最初看到的情景竟然是这样的:

 

兵团采石厂,原名是新生砂石厂。1969年迫于战备的形势,劳改犯迁到了内地。我们来到采石厂时,电网、碉堡和劳改犯未及带走的衣、裤、鞋、袜等生活用品举目可见。改造劳改犯的地方变成了知识青年接再教的场所24

 

1969年6月初的一天,我们来到了这个山沟。从军用卡车一跳下来,迎面见到的竟认罪伏前途光威严冰冷的8个大字。昨天还是鲜花和锣鼓的欢送,今天就是高墙、电网的相迎。我们排着稀稀落落的队伍走进了这座监狱的大门。人们用怀疑、惊诧和恐惧的眼睛四周环视着,却没有人议论,没有人发问。25

 

    阀门厂和采石厂的营建任务不多,经过一段时间技术培训之后,两厂先后投产。

    十三团九连新建的造纸厂,则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基建工程:

 

工地上施工速度由于兵团战士的加入进展很快。事实证明,他们的作用谁也不能低估,尤其在浇铸造纸厂关键的大烟筒会战中,我们更加看到了兵团战士的可爱。40多米高的烟筒整体,要求全部用水泥沙浆浇灌,中间不能停,要一气呵成。工地上出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白天黑夜连轴转,大家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其中有4名女兵团战士最为突出,从搅拌机到烟筒处有几十米远,她们推着一辆沉重的水泥车,多拉快跑,一气就推了几个小时,个个汗流浃背。北京女知青苏大文,年仅17岁,患有关节炎病,硬是驾着车把,口中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一直坚持到下班。当休息下来时,两条腿都抬不起来。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呀!他们当时想的是什么?这里没有金钱的诱惑,也没有物质刺激。他们每个月才有5元零花钱,根本谈不上什么奖金。她们换来的仅仅是几句表扬就心满意足……

在现役军人、兵团战士和地方施工队伍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新型的造纸厂提前一年竣工了。26

 

    二师十八团接收了包头市农药厂。各师的被服厂、拖修厂,都在1969年搭起了架子。兵团煤矿、乳品厂等,也在筹建之中。全年投入建设的兵团工矿企业单位有25个(不含团办农具修造、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等工副业企业)。

    1969年兵团的基本建设,为后几年兵团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1969年基本建设决算说明》中,特别强调了兵团刚组建所遇到的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时间短、任务重和缺乏经验等不利因素,指出在贯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方面,在落实乡土化、干打垒精神方面,在严格按照计划和设计施工及设备、物资采购方面,在施工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六  生产拓荒

 

 

 

1969923日,《人民日报》载文《乌梁素海边的一代新人》,叙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生产与拓荒的业绩。

1969年年终决算,兵团全年农业亏损1994万元,工业盈利113万元,全年经营亏损1881万元。

 

 

  誓将沙漠变良田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以农业团场为主,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成为首要的任务。农业学大以粮为等口号激励下,各师、团大力开展了垦荒和水利工程建设。

    开垦荒地,是非常艰苦的工作。从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到1973年6月,共开荒136万亩;27根据1975年的统计,内蒙古兵团的耕地面积已由原来的64万亩扩大到了147万亩。28

    内蒙古兵团开荒的重点放在沙漠造田上。开垦者不但要搬走沙丘,还要改造土壤。一师四团所在地是原来的太阳庙林场,地处内蒙古乌兰布和大沙漠北端,南边是连绵不断的沙丘,北边是盐碱斑斑的西大滩,面积数万亩。改造大沙漠,开发西大滩成为四团的主要生产建设任务。兵团战士们用柳筐担,用脸盆端,搬走了一座座沙丘,造田2.5万亩,试种水稻成功,培育成功第一代棉花,在寸草不长的盐碱地上,种出了玉米。被誉沙漠大寨之的四团一连,组建后第二年粮食单产就上了《纲要》(402斤),第三年又过了黄河(528斤)。地处西大滩的四团十连,为移沙改造土壤,在1972年苦战69天,全连120人累计行程33万里,搬沙2230立方,造田百余亩。29一师所属的其他团场,也在乌兰布和大沙漠周围,同样肩负着治沙造田的任务。我们看到了当时治沙壮所写的报导,如1971年2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战斗在黄河湾》等。1972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报导《沙漠新歌》中,还载有这样的诗句:

 

        蓝天作帐地作床,

        黄沙拌饭可口香。

        狂风为我送歌声,

        千里戈壁好战场。

 

    地处库布其沙漠北部边缘巴拉亥的三师二十三团,同样在治沙造田上很有建树:

 

1969年,一支军垦健儿,履冰踏雪开进茫茫戈……面对几千个封冻如铁的沙包,一些当地人说在这样的沙包地里还能打粮食?除非去北大荒取土而我们的战士却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烈士的鲜血,为了解放这块土地而壮烈牺牲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它穷而放弃它。今天,我们没有半点理由不把它建设好。沙丘虽多,搬一点就会少一点,我们军垦战士,一定要征服沙漠,开出万顷良田一份份决心书、请战书向雪片一样送到连部。于是他们以蓝天作帐地作床,开始了移沙造田的战斗。

沙包冻得坚硬,一镐下去,手震得生疼,才显出一个白点。许多战士的手磨起了血泡,震开了虎口,挥肿了胳膊,但谁也不甘示弱,个个汗流浃背,在呼啸的寒风中,只穿一件单衣还热气腾大家脸冻肿了,手冻裂了,右肩压肿了就用左肩挑,每人的双肩都压出了血印,可没人放下担子歇歇脚。有位女战士一天压断了3根扁担。那个时节,狂风一起,天昏地暗,人都站不稳,不少人适应不了变幻无常的气候,口干唇焦,鼻流血,脸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就这样在自然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赶在春播前开出了一片土地。

春回大地,战士们见到自己开垦的土地上长出幼苗,别提多高兴了。可苗出土不久,碰上一场雨,牛皮碱一起来,几乎把苗全都盖住了。指战员们没有被吓倒。白天,天不亮就下地;中午在地头吃过午饭就顶着烈日接着干;晚上,踏着月色归。硬是用锹铲,用脸盆端,柳筐抬,把几百亩碱地剥了一层皮,枯黄的苗又变得绿油油……

秋天,终于收获了几十万斤粮食和蔬菜。驻地附近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听说兵团把沙丘改造成良田,还收获了粮、菜,非要她的小孙女领她亲眼看看不可。来到八连,她捧起一把金灿灿的玉米,热泪盈……

 

奋战在沙漠的团场,在三年间从沙海中夺回土地16万亩,营建防风固沙林带2.6万亩,修筑渠道1000多公里,把黄河水引进了干旱的草原。30

 

 

  写出水利新篇章

 

 

    农业学大的热烈气氛下,各团无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修水库、挖渠、打井。当时不但把农田水利工程视为建设边疆和农业学大寨的重要措施,还把它作为考验和锻炼知识青年的重要手段。无怪有人后来这样说如果有人问我,兵团时期什么活最苦、最累?我会毫不思索地回答:挖大渠。挖大渠是后大套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每年必说到我们兵团战士挖大渠,那就更多了一建设边疆打先锋,一颗红心献农的政治色彩31

    水利工程年年建,年年修,仍然免不了决口。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发生,兵团战士们总是奋不顾身地去堵塞决口。19695月,内蒙古巴盟乌拉特前二黄决口,十几个村庄被淹,驻在附近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迅速派人赶来堵塞决口,当时参加堵口的一名兵团战士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我站在车上往堤上望去,只见大坝上有一个大口子,河水卷着泥沙像一头巨大的猛兽张牙舞爪地翻滚着冲出来,向那广袤的田野,向一个个村庄扑去。口子越冲越大了,前方传来消息又有两个村子进水了。情况十分紧急。

快!一排、二排运土,党员干部围堵长急促地命令着。

我随着人群向草袋堆跑去,刚一打开草袋,就有五、六把铁铣向袋内装土,眨眼之间就满满的了。一种巨大的责任感和在战场上非生即死的拼搏感,促使着我一下子背起这一百六、七十斤重的草袋子向堤边跑去。几名排长站在决口的一边,把一个个装满土的草袋顺着堤边放入水中,眨眼草袋就被凶猛的河水吞没了。连长高举着马灯亲自指挥着这场战斗。我背着草袋拼命地在大堤上来回奔跑着。听说又有几个连也赶到了。远远望去,堤坝上形成了两条长龙,一条黄色的长龙向堤口冲去,另一条却向着这边游来,两条长龙几乎汇合成一圈。北疆的夜晚,寒气袭人,然而汗水连外衣也湿透了,我整个成了一个泥人。背上的草袋越来越沉,两条腿也像灌了铅似地抬不起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咬紧牙关,吃力地移动双腿,一步步地向堤上爬去。这不仅是人与大自然的较量,也是一个青年人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情的体现,对自己意志的考验。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随着草袋的抛入,决口一点一点地合拢着。可是堤内的水面也随着决口的缩小在渐渐升高,河水咆哮得更凶猛了,像一只不屈服的野兽,挣扎着向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扑来,这个小口子随时都会被重新撕开,大堤上再次出现了险情。

黑暗中,不知是谁大声喊道党员同志们,党考验我们的时侯到了!绝不能让大堤再次冲开喊声刚落,一个黑影跳下水中,紧跟着又有几人也一齐跃下。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推动,抱起一个草袋也纵身跳下。一时间,两米宽的口子中已立起一道人墙。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时间,口号声,语录声,夹杂着河水怒吼声,汇合成了一曲震憾天地的交响乐。

上百个草袋一齐向水中人们的身后抛去。草袋越堆越高,终于落出了水面,洪水驯服地顺着河道向下游流去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车站保住了。沸腾的大堤上,人们欢呼着,拥抱着,兴奋使人们忘记了一切。32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然,对付决口不一定非要人去拼命,尤其是大渠跑水,完全可以在上游关闭水闸,不过是人们当时没有想到,拼了好一阵,最终还是用了关闸的方法,三师二十三团战士刘欣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连续的大雨,使二黄决了口子,我们就像小说里描述的一样扑咚、扑跳下了水,搭起了一,脚下随时有被荆棘扎破的危险,身上被水激得直打哆嗦,嘴里高喊着毛主席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尽管搭起,可并未挡住黄河水的外冲,倒是管理的工人从上游关闭了闸门才解决了问题,可我们当时真有一种的满足感,事后不少同志大谈特谈堵决口时的体会。后来听说管理局的同志们还特地送来了表扬信呢。33

 

    为了改造土壤,增加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各团都在冬季大力开展积肥活动。这种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轰轰烈烈色彩:

 

田野里光秃秃的,缺肥料的土皮表面浮盖着一层微白的碱晶。远处,战士们迎着风拉着小排子车向地里运送炕土、沙子和一些劣质的粪肥。团里的拖拉机也回来了,车斗里装着从连队里装的炕土,在公路上狂奔着。车后扬起一条长龙似的上下翻滚着的尘土。拉排子车的战士们个个脸上布满了灰尘,他们戴着棉皮帽子,有人还把翻上去,几趟下来浑身冒着热气,脸上流下几条汗水冲成

几天前,在全连誓师大会上,一条醒目的横幅大标语令人记忆犹新:大干一冬天,定让粮食翻一番!会场庄严,气氛激昂,连同年轻的兵团战士们炽热的血液混同在一起,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大家心里都像是将要喷发的火山。连长安排文书提前给团里打了电话,务必晚上要给我们三连送电。那天,会场里比往常多装了几只灯泡。战士们按班、排位置整齐地就坐。连长白候伟作风俭朴,待人热情,一向深受战士们尊敬。他操着浓重的当地口音大声同志们,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400多人,近7000亩地,担子不轻啊!粮食要丰收,不是口号,而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兵团战士,就是要长这志气!大家要干起来,使出浑身力气干起来一阵掌声之后,各班开始纷纷上台表决心,送挑战书。男排战士血气方刚,互不示弱,女排姑娘芳心锦绣,不减春色。

没有肥料,我们除了掏厕所,就是拾粪。没有工具拾粪,只有用脸盆了。记得当时有人诙谐地说在这地方,咱们的脸盆使用率就是高,又洗脸,又洗脚,又拾粪,又舀水,下雨还能把水接我们硬是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把肥送到远离连队几十里的地里,用背包带拉耧把种子播进地……34

 

    大田的田间管理,培育优良品种和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曾取得一些成绩。如二师的直属种子站,开辟了600亩种子田,为全10个农业团提供良种。35在北方尤其是沙漠地区种稻子的试验,也是从育种开始的,但是培育出来的稻种没有能够大面积种植。参加过试验的一师四团的兵团战士后来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一是黄河水下来有一定的时间,不能满足稻田经常用水的需要;二是排水问题没解决前,种水稻要造成土地盐碱化;三是从建设规划讲,这里需要大面积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防止沙漠东移。以后几年的建设中,植树造林成了这里的主要任务。36

1969年开始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小,我们可从下表看出当时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情况。

 

1969-1972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单位:投资(万元)、土方(万平方米)

单位

  

1969

1970

1971

1972

        计

    

      

投资

土方

投资

土方

投资

土方

投资

土方

投资

土方

建筑

一师

计划数

285

362

279

405

338

313

365

261

1267

1341

928

    

完成数

239

293

211

207

170

140

322

280

942

920

504

二师

计划数

268

349

183

193

301

230

330

223

1082

995

2405

    

完成数

125

135

184

217

292

205

302

224

903

781

2982

三师

计划数

98

106

148

132

165

180

171

187

582

605

1278

    

完成数

78

74

77

89

118

107

101

55

374

325

1499

四师

计划数

 

 

 

 

100

6

132

14

232

20

91

    

完成数

 

 

 

 

74

5

123

2

197

7

2

五师

计划数

 

 

45

 

106

43

119

50

270

93

25

    

完成数

 

 

14

 

53

 

87

11

154

11

26

六师

计划数

50

 

32

 

43

50

83

 

208

50

 

    

完成数

90

 

95

 

28

 

22

2

235

2

 

合计

计划数

701

817

687

730

1053

822

1200

735

3641

3104

4727

    

完成数

532

502

581

513

735

457

957

574

2805

2046

5013

 

  四年之中,一师完成一干渠122公里,北二支干渠18公里,西排干工程32公里,建成扬水站4座,扩大灌溉面积9万亩,八团建电力扬水站1座;二师修建电力扬水站30余座,打机井70余眼,扩大灌溉面积13万亩;三师新建二十三、二十五团自流灌溉区,与原二十一、二十二团灌区配套,修建了二十四团电力扬水工程,共扩大灌溉面积4万亩;四师基本建成三十四团电力扬水站;五师四十一团修建拦河引水工程2处,打牧业用井多眼;六师农田水利则基本没有效益。37

 

 

  农业机械的效用

 

 

    农业团场的机械化程度,各团不同。有的团机械化程度较高,有几十辆机动车辆(包括货运卡车、拖拉机、推土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吉普车、救护车等)。但是,农业机械的效用并不高。

    与机械打交道,难免发生意外事故,或是机车压人、撞人,或是脱粒机伤人等。虽然防止机械事故的教育年年有,但仍然不可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革命加拼大干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气氛下的兵团农业生产,技工人员、机车驾驶员及农机操作手的培训时间极短,造成了普遍的农机知识不足和机械保养不善的现象野蛮驾野蛮操,更加速了机械的损坏。机械完好率过低,已成为很严重的问题。机械的大量损坏、报废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兵团的机械化水平。有的团场,后来不得不返回到完全的畜耕手割的状况。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有自己的拖拉机修配厂、农机修配厂等,团场则设有修理站,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各种车辆的运行和农机的使用,至少保证交通运输的需要,修理工们的业绩功不可没。有的团场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如一师四团的机运连,在当时很有点名:

 

我团机运连是在原林场机耕队的基础上组建的,除十几台拖拉机、几间空车库、部分农机具之外,修理工具只有一台手摇钻和一把榔头当时提倡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机运连敲敲打打地开始了修理业务按照全军技术革新交流会的精神,我和大家一起组织攻关,开展技术革新和修旧利废的工作。青年们发挥了聪明才智,技术干部悉心教授,一项项新技术运用起来了,一个个新产品开发出来了,一台台新设备试制成功了。如我们试制出氩弧焊机用以焊接铝材和不锈钢板(清华大学在第二年才试制出第一台氩弧焊机);用环氧树脂粘接法修补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缸体;用镶齿法修复拖拉机边减齿轮;还把拖拉机改装成推土机,自己制造出多用综合电器、玻璃钢氧气瓶、电动抽油泵、拖拉机湿式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小吊车、龙门吊车和电动制砖机等。所有这些技术、工艺、设备在70年代初的北疆沙漠被推广、应用,无一不凝结着我们这一代开拓者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对当时的机运创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四团的机动工作曾先后受到师、兵团、自治区各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使一师四团机动连在北疆颇有点小名气。38

 

        总体而言,内蒙古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4为例,兵团农业机械业费3849094元,其中3307151元,油料作业167658甜菜84314元,289971元;牧业机械作业费34424元。

 

 

  不尽人意的收获

 

 

    耕耘之后是收获。收割、脱粒、粮食入库等,也同样要经过辛勤的劳作,尤其是大面积播种的小麦等作物,不用机械而用人工收割时的滋味,普遍地留在了兵团人的记忆里。三师二十一团三连的保定知青王岭群写道:

 

小麦种在冰上,收在火上。7月中旬的河套平原,雨季尚未来临,天空骄阳似火,地里的麦子已是一片青、一片黄,麦浪滚滚,到了开镰收割的季节

开镰的前一天,三连的500余名兵团战士整齐地列队在连部的大院里,由连长、指导员作战前动员是英雄,是好汉,割麦场上比比看

凌晨4点钟,嘹亮的军号声就把人催了起来,以排为单位整队奔向麦田。每3人划作一组,其中手快的一人打头阵,割4垅,捎带打腰子,中间一人纯割5垅,后面一人割3垅,连捆带拣麦穗。这时,天刚麻麻亮,镰刀一伸进麦垅,讨厌的蚊子就像一窝蜂似地涌了出来,扒在人的脸上、脖子里,死死叮住不放,人们根本无暇去顾及它。麦田的地头长有3里地,到中午只要割到地头,每人即平均1亩地,可称得上是棒小伙子

上午10点钟以后,是人们最难熬的时刻,太阳烤得人直冒油,口干舌燥,腰已连续弯了几小时,此时更加疼痛难忍。我割几把就得站起来直直腰,不怕慢,就怕站,一会儿我便落在后边了。女青年似乎忍耐性较好,差不多冲在前边的都是女性了。常言道,女人怕坐月子,男人怕割麦子,这话大概有点道理。只听见,女四排的王燕带头喊起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随之,口号声此起彼伏,再加上镰刀的割麦声,人们的呼哧喘气声,宛如一曲美妙的交响乐章。我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精神抖擞,憋足了劲,一会儿又冲到了前边。

午饭后,大家累得倒头便睡。即使是这样,每班都有人牺牲午休,偷偷替战友们磨快了镰刀。那是真正自觉自愿地学雷锋,做好事,甘做无名英雄。39

 

假若天公不作美,在麦收季节来个阴雨连绵,快要到手的好收成即成泡影。虽然生产建设兵团机械化程度较高,但依然摆脱不靠天吃的局面。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机械的作用反而发挥不出来,只能靠革命的精神、拼命的干劲用人力夺粮,收回多少算多少。割倒麦子之后,还要派人去拾麦穗:

 

那是1969年的麦收时节,到过兵团的人都知道麦收是一年中最紧张最累人的季节。早晨4点多摸黑起床,一直到晚上太阳落山而归,如果不是怕中午割麦子掉麦粒,午休也会取消。我们这些刚跨出校门的学生,真有些超负荷,吃不消了。一个个走路都拉着胯,腰像断了似的。好不容易把近4000亩小麦放倒,刚要松口气,下一个战役抢运开始分配给我的却是捡麦穗,还说是照顾。没干过这活的人自然觉得捡麦穗是太轻松了,殊不知那滋味不亚于割麦子。那时知青头一年割麦子,没有技巧,尽管一再要求质量,麦穗还是铺了满地,想捡干净,一天就别想抬头直……40

 

    毋庸置疑,在各团中都有一些获得过大丰收的连队,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就总体而言,由于生产经验不足,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年的农业效益较低,很多连队甚至团场是欠收单位和经济亏损单位,如二十三团四连,在盐碱滩和沙漠上开出300亩水稻田,提出了争取吃饭自给自足的口号,但是秋后的收获只是半麻袋稻谷。41同团三连种麦子,情况也不妙由于没有讲科学种田,没有管理经验,在贫脊的坡地上种地,自然是得不偿失。秋天拔那些稀稀拉拉、高不过膝的麦子时,也不知收没收回种子42

    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的24个团中,22个团从事农牧业生产,耕地面积为59.68万亩,播种面积56.37万亩,种植粮食作物47.99万亩,蔬菜2.93万亩;生产粮食3692.95万斤,蔬菜2393.25万斤,肉类194.83万斤,羊毛77万斤,鲜鱼168万斤。存栏大畜达到73000头,小畜达到377000只。

    这些产品是用高投入换来的。当年,全兵团农牧业生产收入1535万元,生产成本3449万元,亏损1994万元。兵团总人数当年达74495人,劳动力63349人。按播种面积计算,每亩耕地平均亏损31.61元;按人数计算,每人平均亏损269元。

    在《1969年农牧业企业财务决算说明》中,内蒙古兵团对造成亏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首先是粮食产量低,总产少,综合经营不够,影响了财政收入。

    内蒙古兵团1969年粮食总产量近4000万斤,平均亩产只有80.5斤。亩产低的主要原因是:(1)春播时劳力紧张,播种质量低。正值春播季节,兵团接收的原5个劳改农场播种面积21万亩,有劳力11000多人,当时在押犯人迁移,就业人员遣散,而兵团干部少,劳力严重不足,当时只有退役战士和知识青年3500人,未遣散的就业人员1400人,能参加播种的只有4900人,不但劳力少,而且新来的知识青年没有生产知识,缺乏劳动锻炼,劳动效率很低,领导生产的干部又缺乏管理生产的经验,对当地的自然、气候等情况不了解,虽然抢播下去,但播种质量不高,影响了产量。2)夏锄和田间管理阶段,劳力仍然很紧张。兵团接收的50000知识青年在7月份以前来兵团的只有25000人,另25000人是8月份以后来的,没有参加麦收。实际参加田间管理和麦收的25000名青年,年龄较小(1518岁),体力弱,55%是女知青,由于在夏季田间管理上劳力不足,对锄草、灌水、追肥等不细致,也不及时,作业质量差,因而造成了减产。(3)知识青年上得多,来得急,初来兵团,由城市到边疆,思想不够稳定,在衣、食、住等生活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难,各级党委和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兵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上,对生产抓得不够紧,对产量有所影响。(4)自然灾害造成减产。1969年因水灾、风灾、雹灾、碱死和病虫害等,失收面积5.5万亩,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0%,少收粮食450万斤。(5)在收获中机械力不足,收割不净,也有所损失浪费。

    生产费用开支大,成本高,也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因素。

    蒙古兵团1969年纯生产费用开支3410万元(剔除社会性政策性开支),按照以农业为主、其他各业采取收支平衡的办法计算,平均每亩成本43.94元。亩成本高主要原因是工资支出大,当年兵团农牧生产团队的工资支出为1656万元,占生产费用的48.56% 而半机械化的农牧业一般工资支出为生产费用的33%。因此,人力作业费颇大,成本相应增高。兵团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不高,以年底人员情况与播种面积比较,在农业团队的人数51000人,播种面积56万亩,每人平均种地不到11亩。兵团认为,知识青年刚来不久,缺乏劳动锻炼,生产规模赶不上人员增加速度,这种趋势尚要持续一个时期方能克服。

    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管理社会主义企业、搞经济核算的思想还没有明确树立起来。兵团的各级领导干部,绝大部分是从部队调来的,对管理社会主义企业,搞经济核算,没有思想准备,搞经济核算的思想弯子还没有转过来,较为普遍地存在供给搞生产的思想,勤俭节约不够,开支不过问效果,材料消耗没有定额要求,组织使用劳力有的不够科学合理。加之上得急,对当地的气候、土壤、耕作方法等情况不熟悉,缺乏调查研究,全体干部只凭干劲,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缺乏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因此产量受了影响,成本相应提高。

    相比之下,工业企业的情况要好得多。当年兵团生产本色包装纸777.38吨,各种石料94250立方米,阀门1091吨,农药5893吨,包装纸袋24万个。全年工业总利润118.9万元,净交利润113.58万元。其中工业团十三团的利润为127万元(采石、阀门、浆粕三厂共创利润131.2万元,团部管理费支出4.2万元),十八团农药厂亏损8.1万元。需要注意是,工业生产虽然盈利,可比产品成本1968提高6%产品成本提高主要原因,交接时期遣散一些就业人员停产一个时期,生产量有所减少;兵团领导企业生产干部来自不对,缺乏管理经验,兵团战士走出校门学生,缺乏劳动锻炼,生产工艺过程工艺技术不是一下就能熟悉掌握的,需要一个过程。兵团认为产品成本上升只是暂时现象很快就会杜绝这样现象。43

    工业效益引来了兵团领导对发展工业的重视,并且明显地影响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经营方向。

 

 

 

 

 

 


[1]  《知青日记选编》,第61页。

[2]  王景棣《西水泉的回忆》,《绿色的浪漫》,第558-559页。

[3]  农林部、财政部调查组关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实行供给制发调查》,农垦部政策研究室、农垦部国营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经所农场研究室合编:《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785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

[4]  澄、主编:《建国以来军史百桩大事》,第116-180知识出版1992年版

[5]  刘欣:《难忘的历程》,《绿色的浪漫》,第440-445页。

[6]  李喜武《难以忘却的回忆》,《绿色的浪漫》,第223-229页。

[7]  兵团战友200994兵团

[8]  李贺祥:《一张照片的回忆》,《绿色的浪漫》,第480页。

[9]  张保生:《逝去的笛声》,《绿色的浪漫》,第256-260

[10]  李万水:《记一位同学》,《草原启示录》,第329-332页。

[11]  《失落的花季》,《草原启示录》,第522-524页。

[12]  赵凤琴:《我们在这里相逢》,《绿色的浪漫》,第130-132页。

[13]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基本建设决算说明》,《1969-1973年基本建设执行情况》

[14]  崔书贵:《从兵营到兵团》,《绿色的浪漫》,第285-286页。

[15]  郭勇保:《印迹》,《绿色的浪漫》,第46-47页。

[16]  刘建禄:《初次经历总难忘》,《绿色的浪漫》,第164-165页。

[17]  刘欣:《难忘的历程》,《绿色的浪漫》,第440-441页。

[18]  林树华:《石灰窑轶事》,《戈壁岁月》,第140-144页。

[19]  曹琪:《十七岁》,《戈壁岁月》,第124-126页;曹荣之:《兵团七年撷英录》,《绿色的浪漫》,第375页。

[20]  张炳岳:《沙漠架线》,《草原启示录》,145-146页。

[21]  《乌梁素海边的一代新人》,《人民日报》1969923日。

[22]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基本建设决算说明》。

[23]  孙信福等:《创业之光——化纤纺织厂建厂纪实》,《绿色的浪漫》,第582-587页。

[24]  牛志明:《昆都仑河,难忘的河》,《绿色的浪漫》,第497

[25]  王景棣:《西水泉的回忆》,《绿色的浪漫》,第557

[26]  苏士勋:《草原钢城一朵花》,《绿色的浪漫》,第553-556页。

[27]  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1973年基本建设执行情况》。

[28]  《吴涛同志在改变兵团体制的盟市委书记和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9]  陈学田:《》,《戈壁岁月》,第1-4页。

[30]  闵长琦:《一代人的记载》,《绿色的浪漫》,第380-386页。

[31]  张泽辉:《岁月悠悠话当年》,《绿色的浪漫》,第218页。

[32]  世强:《火热的夜》,《绿色的浪漫》,第313-315页。

[33]  刘欣《难忘的历程》,《绿色的浪漫》,第442-443页。

[34]  佚名:《在那难忘的冬天里》,《绿色的浪漫》,第323-327页。

[35]  张有国:《汗水育良种》,《绿色的浪漫》,第183-188页。

[36]  马钦泰:《一曲科学试验的战歌》,《绿色的浪漫》,第397-400页。

[37]  《兵团农田水利基建计划执行情况(1969-1973年)》。

[38]  曹荣之:《兵团七年撷英录》,《绿色的浪漫》,第376页。

[39]  群:《如火如荼的年华》,《绿色的浪漫》,第202-204页。

[40]  施和平:《我们要跟拖拉机》,《绿色的浪漫》,第232页。

[41]  梁京生:《挨饿与吃狗》,《草原启示录》,第248页。

[42]  刘欣:《难忘的历程》,《绿色的浪漫》,第442页。

[43]  内蒙古生产建兵团:1969工业企业财务决算说明》。

2023年6月21日 09:08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