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团 战 友
BINGTUAN.COM

中德物价一席谈

网站首页    战友原创    评论、杂文、随笔    中德物价一席谈

十六斗

 

 

       试想,假如你挣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的工资,享受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物价,会是什么感觉?我觉得只有一个字能形容“爽”,如果非要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倍儿爽”(“儿”读轻音)。
       假如还有人告诉你,凡是从商店买的东西,都是合格品(按理说,从商店买的东西就应该而且必须是合格品;如今我们从商店买到的许多东西是不合格的,这是“特色”社会出现的怪异现象,常人无法理解);凡是吃的东西,其品质和质量都相当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品质和质量,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转基因,连反季节蔬菜都没有,全是应季产品,纯天然,无污染,你会怎么想?会不会乐疯了?要不,肯定会觉得我疯了,认为我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这么好这么便宜的东西上哪儿买去?
       我告诉你,这个地方还真有——欧洲。
       在德国买东西就是这种感觉,享受的就是这种待遇。
       当然,这里得有一个前题条件,买东西时,千万不要用人民币换算标价。如果你用1:8.5的汇率换的外汇,换算出来的结果,不仅没有了爽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这里的东西奇贵无比。由此断定,欧洲人一定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欧洲不少人一天只吃得起一顿饭”(参见2014年01月21日《人民日报》),从而得出结论,他们就是一直等着我们去解救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受难劳苦大众的一部分。
 其实觉得欧洲的东西贵,这种心态很正常。
       头天,你拿着一厚打子人民币换回来薄薄的一小打、数得过来的几张欧元,第二天,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买了一瓶水需要支付0.39欧元(不含瓶子费0.25欧元,因为瓶子可以退。超市标签上标出的是水的价格,结帐时收银员再把瓶子钱加上),假如你是用8.5元人民币换的一欧元,那么这瓶水(仅是水)就花了3.30元人民币,是不是感到有点贵呀。如果你再联想一下,我们在国内买一瓶矿泉水才多少钱?在一般超市,一瓶康师父矿泉水才卖七、八毛,农夫山泉也就卖一块一、二。相比之下,你就更觉得德国的东西贵的离谱了。
       其实,这还不算邪乎的,我第一次逛超市时买东西,把价格换算了一下,差点吓我一跟头。
       那是刚到德国的第二天,孩子领着我们去超市开眼。看着超市货架上一排一排的蔬菜,琳琅满目,新鲜欲滴,确实喜人。价格大都在1~4欧元之间,一欧元以下的几乎没有,超过四欧元的也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茄子(当地只有长茄子,没有圆茄子),2.65欧元/500克,我都蒙了。那是2012年的5月份,国内的500克茄子也就一块多钱,这儿的500克茄子居然卖到25.44元(我换外汇时汇率是9.6),太吓人了。偏偏那两孩子要吃烧茄子,一下买了六个,花了六十多元人民币,这要在国内能买满满的一筐了。
       事后琢磨,才觉得帐不能这么算。因为我刚从国内来到这儿,所以老是用人民币的价格衡量这儿的东西。如果你就在这儿生活,在这儿工作,你挣的是欧元,根本没有人民币和欧元换算的概念,那么,你就完全可以接受这里的价格。
       我这么说显然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如果不做换算,怎么来衡量物价的高低?对两国的物价怎么比较?
       客观地说,把两国的某些商品进行单一的价格对比,有的东西贵,有的东西便宜,有些东西的价格两国差不多,主要看是哪一类东西,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样比的结果,只能看出价格趋势,而不能得出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哪国的东西贵,哪国的东西便宜的结论。因为一种商品除了价格之外,还有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中国地域广阔,同一种商品,各地的售价各不相同,所以还要加上一个地域限制。德国的商品没有这个问题,凡是全国连锁的超市,价格是统一的。
       那么,怎么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物价水平的高低呢?
       一个众所周知的公理是,一个人对物价的接受程度与其收入成正比。
       单独拿出一种商品,是无法判别其价格的贵贱的。因为每个人的收入不一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和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最好的方法是计算出这种商品价格占当地人的收入比。这样既可以摆脱货币单位的困扰,也省却了货币单位换算之间的麻烦,使得结果简单清楚,一目了然。
       本着这一宗旨,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和德国人2012年的收入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参见2013年01月18日《人民网-财经频道》)
       德国的统计方法与我国的不同,无法做简单的比较,现把有关数据列出如下:
        德国《商报》网站(www.handelsblatt.com)《2013年德国收入水平》2014年3月18日报道: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2013年德国每小时税前收入平均为15.56欧元。其中,男性每小时税前收入平均为19.84欧元,比女性高22%。2013年德国男女收入差异与2012年持平,并已连续保持了4年。
       因为没有查到2012年的数据,按一般规律,每年的收入有一定差异,但平均到每小时的收入上不会差很多,所以假定2013年的收入与2012年一样,那么按平均每小时的收入计算就可以得出2012年的收入。
       德国上班族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每天8小时,按每月22天计,一个月的税前平均收入为2738.56欧元,一年的税前平均收入为32862.72欧元。
       这组数字与下面报道中提供的数字比较接近。
       德国之声中文网提供的信息称: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德国普通劳动者的平均税前年收入为37997欧元(平均税前月收入3166欧元)。据预测,该数字在2013年有望达到39584欧元。每户家庭的平均税后月收入(2009年)则是2706欧元(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这里的税后,指的是减去税负以及各类社保支出后的剩余收入。
       有一篇2014年1月31日的文章《探秘德国“土豪”超市 100块钱都能买点啥?》的文章给出的数据与我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原文如下:目前欧元比人民币的比例是1:8.2677。也就是说,在下文中大家把商品价格乘以8.3就差不多等于人民币的价格。根据2012年统计,德国人均年收入44010美元,约等于26万6千2百元人民币,而换成欧元相当于3万2千欧(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值是:32197.59欧元——作者)。大家请结合自己的收入对比德国人民眼中的商品价格。
       几点说明:
 1.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计算公式: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
 3.德国税前平均年收入是指每个劳动者的年收入,而不是平均到每个人的年收入。所得税约占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4.德国的平均月收入是指每个家庭的月收入,而不是平均到每个人的月收入。
 5.中国的统计数字中单独列出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者的收入差别较大;德国的统计数字没有这种划分。本文中如果出现中德物价对比的数据,中方用的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
 6.中国的统计数字与德国的统计数字无法一一对应,只能看一个大概趋势。
 7.文章中凡是说到人民币时,直接写为xx.xx元;凡是说到欧元时,都写为xx.xx欧元。
 8.我从百度、谷歌和360上检索到的许多有关德国的数据都对不上。我认为,数字差别小的可能是选取样本造成的,差别大的数字则说不清原因。这里选用的数据是联邦统计局的,应该还比较靠谱。
 9.所有收入的数字与物价都是以2012年的数字为准,如有特殊情况,我会说明年份。
        下面我们来说说德国的物价,咱们按最常用的东西说起。
 (一)、白面和大米
        德国只有白面,没有其它粮食的面粉,如玉米面、攸面之类,品种比较单一,没有国内的丰富。
        “ja!”牌白面,0.245欧元/500克,纸袋包装,每个纸袋是1000克,售价0.49欧元。
        “ja!”牌是德国食品的一个著名品牌,涉及的领域比较广,主要面向中低档人群,所以价格较便宜。
        大米0.25欧元/500克,塑料袋包装,每袋是1000克,售价0.50欧元。
        德国人不吃大米饭,他们用大米主要做一些民族食品,用量极少。这种大米特别难吃,吃到嘴里发涩。我专门去许多超市转悠,目标就是想找一种不难吃的大米,居然没找到。
 (二)、食用油
        出国前,我一直认为德国人肯定是吃令国人垂涎、对健康极为有益的橄榄油,其实不然,他们的食用油主要是葵花籽油,小瓶装,1.70欧元/500ml,促销时1.29欧元/500ml。没有花生油、豆油之类。
 (三)、食盐
        普通食盐0.19欧元/500克,也有添加碘、锌等元素的盐,每500克的价格从0.20欧元到0.40欧元不等。
        德国的超市里没有酱油、醋等这类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买这类东西只能去亚洲人开的超市去买(简称亚超)或者从网上订购。如果从网上购买,一次性订购的东西超过30欧元则不收运费,否则要另外加收运费。
        一次,从网上买回来一瓶六必居产的芝麻酱,重300克,价格是3.19欧元。一看那芝麻酱就是正宗行货,没有一点儿沉淀,比国内卖的强多了。打开瓶盖,芝麻酱特有的那种香味慢慢地弥漫开来,沁人心脾,确实是好东西。哪儿像在国内买的,说是芝麻酱,半瓶子都是沉淀物,打开瓶子,把鼻子凑到跟前闻半天也闻不着什么味儿。
 (四)、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如下所示:
 小水萝卜:0.33欧元/把;      菠    萝:1.49欧元/个;
 香    蕉:1.99欧元/1kg; 树莓(悬钩子):2.99欧元/200克;
 油    挑:2.99欧元/1000克;  草    莓:(没标价格)
 圣 女 果:0.49欧元/100克;    西葫芦:1.49欧元/500克;
 生   菜:0.99欧元/棵;       芦  笋:(没标价格)
 我们再看一看另一家超市的商品价格:
 胡 萝 卜:1.29欧元/1000克;    西葫芦:1.29欧元/1000克;
 彩    椒:1.79欧元/400克;     红甜菜:1.11欧元/500g
 茄    子:0.55欧元/个;        生   菜:0.79欧元/两棵;
 水    芹:0.39欧元/盒;         香   菇:1.59欧元/500g;
 牛油果:1.49欧元/2个。
 水果的价格如下所示:
 树    梅    1.19欧元/125克; 葡   萄     1.59欧元/500克;
 越    橘    0.88欧元/125克; 灯笼果     0.59欧元/100克;
 西红柿植物   1.99欧元/盆;   油   桃   2.79欧元/1000克;
 猕猴桃   0.79欧元/盒(3个);  百    合  2.99欧元/盆;
 苹   果   1.99欧元/2000克;  水生植物 如水仙2.49欧元/盆;
 水果中,最贵的是樱桃,标价是8.00欧元/100克,也就是说每500克得40.00欧元。草莓的价格是2.79欧元/500克。
 西瓜的价格从0.49欧元——0.59欧元/500克,促销时的售价是0.39欧元/500克.
        德国人买西瓜从来不挑,顺手抱起一个就走。我买时,像在国内一样,一只手托着,一只手敲一敲。实际上,我也不会挑,装装样子而已。每当这个时候,德国人就会很好奇地看着我,不知道这个哥们干吗呢。
        不知道是我的挑瓜技术过硬,还是人家进的瓜本来就是熟的,买过好多次,从来没买过一个生瓜。
        德国的黄瓜和国内的品种不一样,这种黄瓜不称分量,而是按根卖。一般情况下卖0.49欧元/根,有时优惠价可以卖到0.39欧元/根,最便宜的是0.29欧元/根。
       在超市买蔬菜和水果不仅要注意标价,还要注意它的单位。因为许多东西不是按每500克的价格标示的,有的是按100克,有的是按200克,有的是按“把”,有的是按“棵”,如果不注意就会买错。

       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一次去超市,看到茄子的标价是0.59欧元,我就误认为是500克的价格,当时非常高兴,以为今天撞上大运了,买了这么便宜的东西,所以一下子就买了六个。结帐时,收银员没过称,而是按个数,一下子收了3.54欧元,我才明白人家是按个收钱的。因为语言不通,想退都退不了。

       德国超市的元白菜是长型的,按棵卖,北京有的地方有卖的。

       元白菜的最外面都是老帮子,如果不要,当时可以掰掉。放元白菜的台子旁边有一个筐,掰下来的帮子都放在筐里。有养小兔子或其它小动物的人家,可以免费把这些帮子拿走,使这些东西得到合理利用。

       在这个台子旁边,我注意到两点:

第一,台子旁边有一个架子,上面放着塑料袋,随意取用。人们都是用一个拿一个,用两个拿两个,绝不会多拿,更不会一下子拿上好多个顺手放进口袋里。其实,这种塑料袋有提手,比较薄,但很结实,装垃圾很合适,也很好用。但是没有人为了省下0.45欧元(垃圾袋0.45欧元/卷)而多拿几个塑料袋。

第二,用塑料袋装元白菜帮子的人,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多少拿多少,适可而止。当然,如果拿的多了,小动物们吃不了,自己还得倒垃圾,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有时候筐里只剩下两、三个菜帮子了,拿的人显然觉得少,用眼睛四处踅摸而又没有发现其它地方还有时,只好拿着这几个帮子回去,绝没有人趁理货员不注意(其实这种事理货员看见也未必管),从台子上的元白菜上掰几个帮子下来,装进塑料袋里拿走之事。

       德国人自律、自爱、自尊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德国,生活很方便,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不出三百米的范围,就有五家小超市(前几天还关闭了一家),一般的生活必需品都可以买到。如果把范围扩大到一千米,仅营业面积几千平米到上万平米的超市就有三家,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可以买到。超市多了,竞争必然很激烈。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除了几乎每周都发放广告之外,促销手段也是千奇百怪、花样迭出。

       Lidl是法国人开的一家连锁超市,遍布欧洲。这家超市的规模较大,一般的店面营业面积也有数千平米。一次,重装开业,为了吸引顾客,它使出了一种全新的促销手段:给一只高约三十厘米的塑料桶,你可以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往桶里装水果,凡水果区摆放的水果任选,多少不限,条件只有一个:装满为止。所谓“满”的标准是,这只桶必须得能拎出去,按桶计价,每桶只收2.00欧元。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水果还是挺贵的,何况那只桶也值个块儿八毛的。所以看到广告之后,人们一个个都像等待捕食猎物的老虎,怀着一颗焦灼的心,静静地期待着周六的到来。

       其实,无论中国人还是德国人,花最少的钱买最多最好的东西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到了开张的那一天,还没到开门的时间,超市门口就人头攒动。一开门,人们蜂拥而入,争先恐后地奔向水果区,一下子把水果台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有的人提着桶,直接把水果往桶里放;有的人拿着购物筐,把自己爱吃的,想要的水果先抢着放到筐子里,然后把筐子提到人少的地方,一个人不紧不慢地琢磨着装。

       要想把一个个圆个隆冬地水果,用最短的时间,最快地速度,最佳的搭配,最大限度地装到桶里,绝对是个高智商的测试题。

       有的人或许只爱吃一两种水果,或许本来就大大咧咧,懒得在这样的“测试题”上下功夫,所以用最快的速度,草草地装好一桶就走了;有的人则装得特别细心,先把圆的水果,如苹果、梨、油桃之类的放在下面,水果之间的空隙塞满葡萄粒,上面码上一大嘟噜葡萄或者是一把、两把香蕉,这才心满意足地去结帐。

       装得多的比装得少的整整能多出三分之一。

(五)、生肉类

一般超市肉的名称与价格如下:

无骨猪肉肉排(后臀尖)     4.99欧元/1000克; 

猪 里  脊                  9.99欧元/1000克;

牛肉块/肉卷                9.99欧元/1000克;  

烧烤特制煨好的猪肉排        6.49欧元/1000克;

多汁胡椒牛肉排              1.99欧元/100克;   

烧烤特制煨好的羊肉排        1.99欧元/100克;

新鲜小牛肉排                1.99欧元/100克;

新鲜小牛肝                  1.79欧元/100克;

新鲜猪肉卷                  6.99欧元/1000克;   

新鲜火鸡肉排                8.99欧元/1000克;

猪肉烤串                    8.99欧元/1000克;   

蔬菜肉串(猪肉)            9.99欧元/1000克;

       欧洲(包括德国)人特别爱吃肉,一顿不吃肉都不行。但是,他们吃肉又特别挑剔,只吃牛肉和猪肉,其它的肉一概不吃。就是吃牛和猪的肉,也只吃好的部位,头蹄下水,尾巴之类是绝对不吃的。而且他们从来不吃羊肉(只吃羊排),如果想吃羊肉,只能去土耳其人开的超市里买。

       猪肉馅是3.50欧元/500克。

       如果是一半猪肉馅,一半牛肉馅放在一起就是2.50欧元/500克。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放,也不知道德国人用这种混合馅做什么吃的。所有超市,无论大小都卖这种馅,而且价格都比纯猪肉馅或纯牛肉馅便宜。如果打开塑料盒闻的话,也闻不出什么不同的味道。农民出身的我,吃东西没什么讲究,所以一般就买这种馅包饺子。

(六)、熟肉类

常见的熟肉制品的名称与价格如下:

各种里昂火腿             0.79欧元/100克;

黑森林蒜肠               0.99欧元/100克;

新鲜烤肠                 6.99欧元/1000克;

新鲜牛肉烤肠             0.89欧元/100克;

小牛肉肝肠               0.69欧元/100克;

意大利咸味肉肠           1.49欧元/100克;

原装法国火腿             1.49欧元/100克;

巴登火腿                 1.29欧元/100克;

卡塞尔肉肠               0.89欧元/100克;

Rohesser熏肠              0.99欧元/100克;

意大利胡椒肉肠           1.69欧元/80克;

啤 酒  肠               1.29欧元/100克;

(七)、牛奶

       在德国,在超市最常见的有三种不同品牌的牛奶,均用纸盒包装,价格分别为:0.49欧元/升,0.51欧元/升,0,79欧元/升。

       国内三元牌、光明牌、蒙牛牌同样包装的牛奶,超市价格是10.80元/980毫升。

       我在德国时,每天都喝一碗牛奶。喝前,用微波炉加热,这时,碗里总会有一层奶皮子。我的感觉是德国的奶比较稀,不如国内的奶稠。

       买牛奶时还发生了这么一个小插曲:

       为了确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几个要好的同学纷纷让他往国内邮寄奶粉,原则是:不计成本,只要原装。我们孩子也实诚,有求必应,每个月都得往邮局跑若干趟。

       一次,忽然想到,我老给别人买奶粉,让我老爸成天喝含有三氯氢胺成份的牛奶,这样太不合适了。我干脆给他买几桶外国的奶粉带回去,够他喝多半年的。说干就干,可是一连跑了好几家超市也没看到老年人专用奶粉,全都卖的是婴儿专用奶粉。他挺奇怪的,就问售货员,有没有老年人喝的奶粉。售货员笑眯眯地告诉他,没有这种奶粉。紧接着,售货员就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喝牛奶?”他没想到售货员会这么问,当时就楞了。

       你知道吗?在海外的游子,不管嘴上说什么狠话,但从心里讲,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毕竟那是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强大了,华人才能挺直腰杆,祖国羸弱的话,他们也只能弓腰缩背,夹着尾巴做人。在中国人面前,他可能骂爹骂娘骂大爷,但在外人,尤其是外国人面前,绝对不会说自己国家一个“不”字。

       地球人都清楚,中国的食品法左颁布右实施,不可谓不全,也不可谓不严,但由于缺乏监管,所以形同虚设。买了东西吃完之后,如果不马上倒地口吐白沫或一命呜呼,就算合格。至于第二天出了问题,那都是“高血压”、“心脏病”惹的祸,与厂家无关。当然,这些事咱不能告诉德国鬼子。绝对不能和他们说“我们的奶粉不过关”、“我们的牛奶含有三氯氢胺”这种有伤国格的话。所以楞了一下之后,我的孩子马上就笑着和那个售货员说:“我爸爱旅游,到处跑,带牛奶太沉,背不动,带奶粉不是方便吗。”老外耸了耸肩,两手一摊,表示那就没办法了。

(八)、酸奶

       德国超市有各种口味的酸奶,如原味、草莓味、巧克力味等等,许多酸奶的包装盒里配有各种各样的膨化食品。吃(在这里就不能叫“喝”了)酸奶时,先把膨化食品放进酸奶里,搅拌均匀,然后用小勺舀着吃。

       酸奶的包装盒有多种不同的几何形状,大小也不一样,分别有120克、150克、200克等等。价格分别为0.29欧元、0.39欧元、0.49欧元、0.59欧元等等。

(九)、巧克力

       “ja!”牌巧克力最便宜,100克一块包装的是0.29欧元/块;而图12.所示的巧克力要贵一些,100克一块包装的是0.89欧元/块.这种用塑料袋包装的巧克力是最便宜的,还有一些用纸盒或铁盒包装的非常精美的巧克力,根据重量和质量的不同,价格从几欧元到几十欧元的都有。

(十)、糖果

       德国人爱吃甜食,但是市场上糖果的品种很少,一般超市只有一种类型,但分七、八种不同形状不同口味。包装分为200克、300克、500克,200克和300克的居多,500克的一般超市都没有。价格分别是:0.69欧元/200克,0.79欧元/300克.

       促销时200克一袋的可以卖到0.49欧元。

       同样的商品在北京某超市卖18.00元人民币一袋。

(十一)、鸡蛋

       鸡蛋是用纸盒包装的,每盒装10枚鸡蛋,盒上有L、M、S的标识,标示这个盒里装的鸡蛋是大个的(L),中个的(M),还是小个的(S)。但是,不论大小,价格一样。

       包装精美一些的鸡蛋价格是1.19欧元/盒。

       另一个公司的鸡蛋盒包装没有这个公司的华丽,其价格是1.09欧元/盒,优惠价是0.99欧元/盒,每盒都是十个鸡蛋。

(十二)、冰激凌

       冰激凌的品种很多,国内卖的和路雪,美登高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有,我常买的一种价格是2.20欧元一盒,每盒是900克。

(十三)、香烟

       香烟没有专卖店,超市也没有专柜摆放,只在收银处摆着几种,品种很少。不过,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专售香烟的自动售货机,都在墙上挂着。这种自动售货机只能刷卡,不允许使用现金,因为德国规定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不准吸烟的。售货机读取了卡上的信息后,可以自动判别出购买香烟人的年龄。

       如果超市把香烟卖给了未成年人,要负法律责任。

       烟的价格最低的是4:00欧元/盒,最贵的是6:00欧元/盒。我看了若干家超市和自动售货机,所卖的烟都在这个范围内。没有低价烟,更没有贵的离谱的高价烟。

       香烟的包装与国内烟的长度相同,但德国的烟每盒只有十八支,过滤嘴占整支烟长度的五分之二。

(十四)、牙齿清洗片

       德国的牙齿清洗片有若干种(具体有多少种说不上来),我用过两种,第一种是0.99欧元/盒,每盒30片;第二种是2.09欧元/盒,每盒104片。按我当时换外汇时的汇率1:9.6计,每片合人民币0.19元。

       目前国内清洗假牙的清洁片只见到过一种,叫“保丽净假牙清洁片”,各大超市、药店均有出售。某超市的价格是28.40元/24片,62.80元/60片,29.60元/24片。各大超市和药店略有差异,在此不一一列举。

       一次,在某大超市药品柜台看到一幅广告:“保丽净假牙清洁片大优惠,每盒15元”。这个价格确实够便宜的。我指着广告问售货员:“一盒多少片?”如果没用过这种东西的人肯定不会这么问。我经常用,所以知道这种清洁片的包装有很多种。售货员回头看了看广告,大概是要弄清楚我指的是什么,告诉我“一盒六片,要几盒?”我大吃一惊,脱口说了句:“一片两块五,怎么那么贵呀?”售货员的脸呱嗒一下就放下来了,圆脸顿时变成了长脸:“两块五还贵呀!现在两块五能买什么?你一天用上一片才两块五,一礼拜才十五块钱,你那假牙能多用十年,哪个合算?”说话像机关枪似的,每个字都象一颗颗子弹,“嗖”“嗖”“嗖”地往外射。一个本来还算标致的小娘们,霎时变成了张着血盆大口的母老虎。吓得我一句话也不敢说了,赶紧落荒而逃。

(十五)、厨房用纸,卫生纸

       厨房用纸每包四卷,每包的价格是1.45欧元,促销时每包的价格是1.35欧元。

       我们常去的那家超市只有三种卫生纸,每包10卷,100%原生木浆,三层,价格分别是:2.75欧元、2.85欧元和2.95欧元。

(十六)、理发

       在德国,所有手工的活儿都贵,机器加工的活儿都便宜。

       或许是为了提高效率,或许是为了节约顾客的宝贵时间,在德国办很多事都需要预约。例如,去政府办事要预约,去医院看病要预约,连理发也要预约,你说怪不怪。

       在街上,看到理发店一般都关着门,因为没有客人预约,所以理发员也不在店里候着。如果哪天你看到开着门呢,那一定是有人在理发。

       男士理发是16欧元。

       我们住的附近有三家理发店,有两家是预约的,有一家是每天按点儿开门,比那两家便宜,男士理发是13欧元,顾客也明显的比那两家多。

       中国留学生自己相互之间理发的较多,也有的找各种各样的“窍门”,解决头发长的问题,去正规理发店理发的较少。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女朋友赴德陪读,出国前专门学了理发技术,手艺属于还行的级别。在学校宿舍给中国留学生理发,男士理一次是7.00欧元。据说,最多时每天能理十几个,收入不错。因为是“黑活”,还不用上税。

(十七)、汽车与汽油

       德国是世界著名的汽车王国,它制造的奔驰、宝马、奥迪等车享誉全球,是许多国家元首的坐骑,也是许多商业精英的首选,面向普通劳动者的大众汽车更是老百姓的最爱。斯图加特市是保时捷和奔驰的总部,全市的大部分企业几乎都是为这两家汽车厂做配套服务,大大小小的汽车卖场也数以千计。

       在我们住家附近,方圆五站地之内,就分布着几十家汽车卖场。小的卖场只能停放十几辆车,大的卖场是个四层的大楼,有数万平米,几十种型号,上千辆车。车型有双门双座、双门四座、四门四座等等,车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价格从几千欧元至十几万欧元不等。

       我看到的最便宜的奔驰价格是13,890欧元。

       我看到过两种“SMART”,售价分别是5,000欧元和6,000欧元。

       宝马X5是60,000欧元,宝马X6是66,000欧元。

       我见到的一款保时捷SUV售价是100,000欧元。

       汽油价格是1.52欧元/L,随国际油价浮动,一般情况下,上下能差一、两欧分或两、三欧分。

       全国都没有过路、过桥费。

       下班后,有车库的人家把汽车停在车库里,没有车库的,汽车就停在马路边上,无须交费。

       讲一个买二手车的小故事。

       我的孩子刚开始学车时,他们办公室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同志就和他念叨,他两年前买了一辆宝马五系列的车,配置不错,平常不怎么用,上班都是坐公交车,只是在周末或节假日偶尔出去玩时才开一下,到现在才跑了两万公里。他说,我不想要了,当时六万欧元买的,转给你吧,给我两万就行。明天我给你开来看看,你看怎么样。

       当时,我们孩子心里特别疑惑,那么好的车为什么这么便宜就出手?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晚上回到家,上网查了一下,像这种只跑了两万公里的宝马车,在二手车市场至少得卖四万欧元。这一下,他心里更不踏实了。理智告诉他,这位德国老同志应该不会骗他,一则在一个办公室一块儿待了有两年了,相互还算比较了解;二则他也是个知识分子,做了一辈子学问,收入还算不错,不应该做这样的事;三则如果成心骗了他,公司的同事会怎么看,他还得几年才退休,这几年他在公司还混不混。

       但是,这个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疑惑就是解不开。

       第二天,这位老同志果然把车开来了。

       毕竟是原装宝马,车体宽大,内饰精美豪华,白色的座椅松软舒适,黑色的车体纤尘不染、锃光瓦亮,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果然是贵族风范,王者气派。我的孩子试了一下,方向盘,档位都非常灵动,确实是好车。

       他们俩人在楼下鼓捣车,也引来许多同事围观。从大家七嘴八舌的闲聊和试驾中,我们孩子知道了,这车确实没问题。事情的起因是和这位老同志住在一起的一个老邻居,买了一部特别好的车,这位老先生心里不服气,就想把这辆车卖了,换一辆更好一点儿的车,把那个邻居PK到桌子底下去。

       原来德国人也攀比。

       考下驾照的那天,这位老同事又做他的工作,并答应把四个宽胎(按照德国的法律规定,冬天必须用宽胎)送给他,外加一箱油。我们孩子不想买那么高档的车,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他,只想买一辆一万欧元左右的二手车。

       其实,这位老人很善良,看到他不买,也就不再强求了。而是耐心地告诉我那孩子,在二手车市场买车的一些注意事项。

       “无商不奸”,这句话深刻地刻画出了商人的本质,无论中外全都适用。德国商人也一样,在一些小问题上能蒙就蒙、能骗就骗,以把车卖出去为原则。但是,在一些大的问题上,他们不敢蒙骗。比如,大修过的车,出过大事故的车,这样的车保险公司都有记录,如果按好车卖出去,人家找回来的话,商家是要赔塌底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正当他们俩人聊的欢时,一个同事路过,听到买车的话,就进来了。知道我那孩子要买车后,就说他们家有辆高尔夫,三年跑了四万公里,一万二就出手。

       原来这辆车是他太太的。两年前,他太太开了一家花店,当时不知道能不能做起来,就买了这么一辆车。现在发现这辆车运小盆的花还行,运大棵的植物就装不下了,想换一辆城市越野车。这辆车原价是24000欧元,现在五折转让。

       我孩子就把这辆车买下了。

       德国政府是个甩手掌柜的,能不管的事就不管,老百姓能自己解决的事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像汽车、房产买卖这种事政府是不插手的。

       不过,车牌的发放归政府管(不是警察管),而且一牌终身制。也就是说,这个车牌登记在你的名下,永远归你使用。至于你是把它挂在奔驰、宝马上,还是挂在墙上,那是你自己的事,政府不管。转让车时,牌子得摘下来,谁要车,谁挂自己的牌子。

       车牌的费用是50.00欧元,个性化选牌费29.00欧元。选好牌后,当场制作,立等可取。

(十八)、电费、上网费和电话费

       德国的电费非常贵。

       2012年8月之前的电价是2.30欧元/度。由于受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德国一下子关了21个核电站,电价从8月份涨成了2.50欧元/度。根据规定,供电公司提前三个月将涨价的消息书面通知到每个用户,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转网。

       每天晚上的用电低峰,即22:59至第二天早晨5:59,这段时间的电费是白天的一半。

       由于做饭、取暖都是用电,我们孩子每月向供电公司交180欧元(这个钱数是根据用电情况,由供电局核定的),年底结算,多退少补。每年年底一般还得补交400——600欧元。

       上网包月的费用是每月30欧元。

       在包月期间,本公司的电话免费使用。也就是说,座机不要钱,打手机收费。只要交了这30欧元,您就是上帝,甭说天天煲电话粥,煲电话饭也没人管。

       用IP电话打国际长途很便宜,每分钟收费0.01欧元,计费是从拨号开始(其它电话的计费是从通话开始),按秒收费。

(十九)、葡萄酒

       欧洲各国都盛产葡萄酒。

       小超市里,一般销售的都是德国自己产的葡萄酒,大约有十种左右可供选择。大超市里,标有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等国家的酒柜一排一排地排列着,有两米多高,二、三十米长,每个国家的酒都有几十种、上百种之多。价格从1.80欧元至几十欧元的都有,以十欧元左右的居多。

       几乎所有的酒都不带包装盒,如果需要包装盒,在服务台购买,每个0.50欧元。

(二十)、房子

       多年来,德国的房价几乎没有大的波动,很稳定。决定房价的因素和国内差不多,主要是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主要是一楼)、房子大小、装修程度等。这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多,我只举两个例子,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在我孩子住的法兰克福市附近的小镇上,离铁路七、八十米,今年(2014年)新建了两、三栋四层楼房,使用面积是134平米,五室,另有厨房、厕所各一,还有一间地下室,售价是26万欧元。

       这十来套房,卖了两、三个月才卖完。

       上个月,一位国内的朋友在法兰克福市中心买了一套房,使用面积约140平米,售价是40万欧元。签完合同后,这个哥们当场掏出银行卡,潇洒自如,一笔付清,把德国的律师和售楼人员居然惊了个目瞪口呆。

       要知道,除了数得过来的几个商界大佬和政界精英,一般人是付不出这么大额的款项的,难怪他们吃惊,也难怪他们感叹“中国人真有钱!”

2014年8月6日 10: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