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著《大漠留痕屯垦志》
yyy
一师三团战友赵康为纪念知青赴蒙五十周年,将他1969年4月—1972年5月(即赴内蒙兵团一师三团七连~离开三团团部基建处到清华大学上学)的日记结集出版,题为《大漠留痕屯垦志》。并将此书赠与参加6·8三团大聚会的每位战友。
赵康
赵康著述
赵康为战友们签字赠书
赵康《大漠留痕屯垦志》附录(摘录)
不解之缘
——赵康与七连大礼堂
读罢赵康的《七连日记》和《三团日记》,我掩卷沉思。作为赵康的同学校、同年级的学友和一同赴蒙、同在三团七连的战友,作为赵康2009年8月重返三团、去病房探望李明友团长的唯一陪同人,我感触良多。
赵康的优点长处很多,令人由衷钦佩的是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一方面,此时此地,对于经手的工作,无论巨细,都视为整个事业的一部分,认认真真力求做得最好;另一方面,时过境迁,彼时彼地,仍然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检验自己当年经手的工作。
一
在三团七连的《乌兰布和的梦与路(续集)》中,三团七连许多战友写下回忆录。浙江桐乡籍女战友陈小莺在长篇回忆录《为梦想而远方》的《沉思篇》中,在“我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中的“我眼里的北京人”专题下,对“男四中和女十中”的战友写下当年的所见所闻。她是这样叙及赵康(时名赵康康)的——
记得刚到兵团,我们团部要迁移,而要迁去的那块地方还是沙窝一片。而设计团部大院的就是我们连的一个男四中的学生,人特黑——那是塞北的大太阳晒的,跟非洲人似的。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人会无师自通地搞基建设计。我们排被派到团部去搞营建。一次上工时,我在他那简陋的工棚里看到铺展开来的施工图纸时,感到万分惊讶。因为我是第一次看见设计图纸,那上面工整漂亮的阿拉伯数字,整齐划一的线条,晒出来的兰颜色,都让我吃惊:知识青年还能干这个?据说,现在该君掌管着北京一个很大的建筑开发集团公司。可见“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
二
2009年8月我陪同赵康故地重游。汽车西向疾驶,他的谈吐始终没有离开“三团、基建、图纸、礼堂”等,可谓念念在怀。几十年栉风沐雨,三团绝大多数连队的礼堂都已坍塌,唯有七连大礼堂依旧矗立。赵康当年亲手从团部基建处临摹图纸,与张哲波等测量选址,全连战友按照他们撒下的白灰垂砖吊线,开挖地槽,引水夯沙①,运来石料,垒砌石块,奠定了大礼堂基础;而后脱坯烧砖,沙石水泥,垒砌青砖,安放柁樑,纵横檩椽,排列荆笆,铺设屋瓦,安装门窗,镶嵌玻璃……七连大礼堂历经风雨而巍然屹立,足以证明当年奠基之牢固,施工之扎实。
到达七连大礼堂南面的操场后,赵康没有到当年熟识的职工家中聊天叙旧,而是带着照相机跳下车子,直奔大礼堂而去。礼堂已经改作仓库,大门紧锁,无法进入。只有门上的窗口破旧没有玻璃,他就从窗口往里探看,并使用闪光灯拍下柁樑状况;在礼堂门口留影后,他再次以整个大礼堂为背景,拍照留念。
七连大礼堂雄姿(摄于2008年)
赵康下车直奔大礼堂。
赵康从礼堂大门的破旧窗口探望内部
把相机伸入门内使用闪光灯拍摄柁樑
赵康在七连大礼堂门口留影
赵康以整个礼堂为背景拍照留念
赵康和战友们在大礼堂前合影
三
在2010年8月我第二次故地重游时,见到人们正在拆大礼堂,急问何故,得知“现在拆是为了重建”,心里才略微踏实。回京之后,我立即把这一消息转告赵康,并发去以下图片。后来,听说各连的礼堂都被改造成为党群活动中心。
不知何故,看到大礼堂拆建,心中不是滋味,有作抒怀。
忘不了,张哲波、赵康康等在阳光下测量晒图;
忘不了,王景星、钱忠荣等高空作业的矫捷身影。
青砖,一块块垒砌;
高度,一层层提升。
杌凳立足,传递锹锹沙灰;
挥汗如雨,垒起山墙四壁。
安放柁樑,上下左右合力齐心,
钉椽铺笆,男女老少满怀期冀。
更忘不了那封顶的日子,
塞外十月,凛冽寒风,
打水的,汗流浃背,只恨井浅水少;
和泥的,手脚并用,冻得麻木通红;
层层杌凳上,传递着脸盆,盆盆满载着每个人的愿望②;
屋顶笆子上,抹平的泥草,抚慰着全连指战员的心情。
礼堂徒四壁,
门窗灌寒风。
一班一圈,蹲在地上三餐,依旧黄沙拌饭,但是乐在其中;
树干作凳,席地观看电影,呵手跺脚去寒,阵阵笑语欢声。
到来年,
安装门窗,镶嵌玻璃,
垒砌砖桌,漫砖铺地,
高搭舞台,四白落地,
更有那片片青瓦如乌发,
我们的大礼堂出落得亭亭玉立……
四十年,傲然挺立;
四十年,沐雨栉风。
多少战友故地重游时,倚靠礼堂,笑逐颜开,欣然合影;
多少兄弟连队的战友,赞叹七连的礼堂牢固,啧啧连声。
大礼堂已经成为七连的像征,
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注释:
① 引水夯沙——当地语音称之为“水撼沙”。
② 天寒地冻,为提高工效,用脸盆运送泥草,事后脸盆都斑驳。
四
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第五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内政发[2014]109号)中,当年内蒙兵团的三团七连(分场一级)和一团(农场一级)成为屈指可数的得以位列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在内蒙兵团和各个连队文物日渐散失的情况下,这是整个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友的喜讯!这是原一师战友、三团战友、七连战友的喜讯!
当年的三团团部,现在改称“哈腾套海农场场部”;当年的七连,现在改称“七分场”。不揣冒昧,窃以为,三团七连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优势并不在于从农场场部(原三团团部)到七分场(七连)有一条柏油马路,取代了连绵起伏的沙丘和蜿蜒曲折的土路,这是各个分场(各个连队)基本都具备的。七分场不同于其它各个分场(各个连队)的特点在于——从场部到七分场途中,在马路西侧,存有一片沙丘。
有人可能说:沙丘遍地都有,凭什么说七分场以沙丘作为特点之一而独占鳌头?说来人们绝对不信——眼下其他分场实在是挺难找到沙丘,尤其是在农场场部附近。如有知识青年故地重游,从临河(巴彦淖尔市)到磴口(巴彦高勒市)到团部(哈腾套海农场场部),如果想以沙丘为背景摆个POSS,那只能到七连方向去找。看到当年满目沙丘如今竟然是凤毛麟角的现实,令人不禁对几十年奋战在那里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的农场职工肃然起敬!
在农场场部游览沙丘后,顺势而下,几分钟后,就到了七连。在当年大礼堂改造成的党群活动中心留影后,恐怕每位知识青年都会抚今追昔,感叹五十年光阴飞逝。熟知礼堂前因后果的战友们将会对赵康等知识青年——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愈挫愈奋,白手起家,探索未知,刻苦努力,不负时光,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9年4月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感恩,志士仁人又把感恩从一般社会交往的物质馈赠层面提升到更加注重精神层面,以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贡献作为感恩回报。
赵康是受人恩泽、感恩戴德的人,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1年6月7日我俩去看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李明友团长。
那天,赵康约我去解放军301医院看望住院的李团长。来到病房,我们分别做了自我介绍,李团长从浩瀚久远的记忆中居然记得我们。
赵康诚恳地感谢当年李团长为首的三团领导提名他作为清华大学首批工农兵学员的候选人;感谢在清华大学长时间举棋不定的过程中,三团领导始终如一地坚持党对当时受到文革冲击的老干部及其子女的政策,终于使他作为“可教育好的子女”进入清华大学学习。(面对这一历史,当时不明就里的我如听天书,直至前不久看到赵康所著的《康康求学记》,才豁然开朗。)
赵康认真地向李团长汇报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学习和成长进步;向李团长的家人询问李团长的健康和治疗情况(家人轮流值班照顾李团长,当天是李团长的儿媳在岗)。
赵康有备而来,向李团长呈上影集,逐一介绍三团团部、团部基建处和相关连队战友多次聚会的盛况,使得李团长笑逐颜开。
探望结束后,我们把与李团长的合影、李团长个人形象的十几张照片洗印好,呈送给老人家,作为纪念。两年后,李明友团长于2013年8月5日病逝,给我们留下了无垠的思念。
赵康并没有把感恩停留在给团长送价值不菲的礼物上;而是牢记在非常社会环境中三团领导的仗义执言,极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在时势所赋予的历史位置上,以有所作为、报效祖国来回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们。这一点令人赞叹不已!
在这里,既有“涌泉”对于“涓滴”的回报,更有“流长”对于“源远”的回馈。放眼望去,从“源头尽望千堆雪”到“中道常迴九曲肠”,到“激浪冲天春汛怒”,直至“一入沧溟喜浩茫”。赵康等一代知识青年不负众望,以在伟大事业洪流中的奋发有为,让抚育我们成长、辅助我们成才、指导我们成功的人们绽放出欣慰的微笑!